為人不可太清高
清高,“清”的意思是無色,潔凈;“高”又代表著高處不勝寒。那些自認為潔凈的人往往被人孤立。
清高的人常常獨來獨往,并不是因為他們喜歡這樣,而是他們認為自己鶴立雞群,周圍的人都不配與自己一起交流、一起同樂。這樣一來,他們就免不了被他人疏遠。
正所謂:“木秀于林,風必摧之?!睆男睦韺W的角度來看,任何群體都有維持群體一致性的特點。對于同群體保持一致的成員,群體的反應是喜歡、接受和優(yōu)待。而對于偏離者,群體則會厭惡、拒絕和制裁。因此,任何對于群體的偏離都會有很大的冒險性。
很多年輕人被同伴疏遠了,卻不知道是為什么。他們認為自己不過是堅持了自己的原則,卻受到他人的排斥。問題就在所謂的“自己的原則”上,你所堅持的原則有時并非真正的原則,而是自己的偏好甚至乖僻,由此所產(chǎn)生的與他人的格格不入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有句話叫做“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水太清了,魚就無法生存。要求別人太嚴格了,就沒有伙伴。所以,我們做人不要太苛刻,看問題不要過于嚴厲。否則,就容易使大家因害怕而不愿意與你打交道,就像水過于清澈就養(yǎng)不住魚兒一樣。
有些人骨子里天生就散發(fā)著一股清高勁,凡事有自己的一套行為標準,有自己的做人原則。一旦別人的舉動不在自己的標準和原則之內,他們就開始疏遠、鄙視他人。而另外一些人骨子里天生就透著一股親和力,想他人所想。雖然他也有自己的原則,但很多時候他也能“隨大流”,辦事靈活,主動與人親近。
汪洋發(fā)現(xiàn)一個小時加工300個部件很容易,但他周圍的工人平均只加工200個,并告訴他要放慢速度,悠著點。
汪洋不理解,仍然堅持每小時加工300個部件。過了一段時間,他發(fā)現(xiàn),工友們早已不愿意搭理他了。只要他過來,人們就停止談話,有時大家還笑話他!雖然他從未有意識地討好大家,但他的產(chǎn)量一個星期后也下降到了每小時200個,很快他又融入了工友之間。
從上面的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出,汪洋開始的清高,讓他的同伴們有意地疏遠了他,他把自己孤立起來了。當他意識到這一點時,他并沒有在其他方面討好他的同伴,而只是把自己的產(chǎn)量降低就行了。
經(jīng)常有年輕人說:“我不喜歡和他們玩,他們太愛招搖了!我不喜歡和他們共事,他們都太俗了!”當別人勸他別太清高時,他會說:“那可不是我的性格,我的理想可不是靠這個去實現(xiàn)的。”比如,在工作上,一些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突然進入一個新的環(huán)境,對這個看不順眼,對那個也不喜歡,認為老板沒多大本事,認為同事都不如自己,對公司的制度不滿意,對一些潛規(guī)則更是不屑一顧。在社會生活中,一些自認為有個性的所謂“憤青”,自我感覺良好,自命不凡,總覺得自己超凡脫俗,對一些人情世故看不慣,甚至唾棄、鄙視。如果這種不滿的情緒時常表露出來,肯定會對自己的人際關系非常不利。
如果你要融入某個圈子的話,就不要太挑剔圈子成員的某些共同的、在你看來是缺點的“缺點”。不要自己把自己孤立起來,要善于和周圍的人打成一片。
因此,千萬不要自命不凡,自以為了不起,對周圍的人一律瞧不起。實際上,這樣做是愚笨至極,更是得不償失。你等于自己給自己砌起一道高墻,有意割斷與別人的聯(lián)系,讓自己成為孤家寡人。
做人應該懂得低調。不能因為別人與自己脾氣不和,身份有異,價值觀不一致,就顯示出不耐煩或瞧不起別人的樣子。殊不知,在別人眼里,你就是一個脫離群體的怪人。因此,即使你真是高人一等,也要懂得放下架子,放下學歷,放下背景,踏踏實實地,謙虛地向人學習。更何況,有時候只是我們自我感覺良好。即使你真的很優(yōu)秀,在別人面前也不可能擁有絕對的優(yōu)勢。
在某些方面,即使不同意別人的觀點,也要謙虛一點。如果你做不到這點,你至少要懂得尊重別人,禮貌待人。你可以不同意別人的說法,但你要尊重別人說話的權利。你用不著刻意奉承別人,但你一定要學會真心地贊美和欣賞別人。你不一定要請客送禮,但你至少不要吝嗇自己的微笑。你不需要說那些言不由衷的話,但要懂得尊重別人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