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認為,物質享受的滿足就意味著找到了幸福。其實未必,幸福并不與物質享受成正比。
從前,有一個財主,家有良田萬頃,身邊妻妾成群,可他過得并不快樂。而挨著他家高墻的外面,住著一戶窮苦的補鞋匠,夫妻倆整天有說有笑,日子過得很開心。
一天,財主的小老婆聽見隔壁夫妻倆唱歌,有些嫉妒,便對財主說:“我們雖然有萬貫家產,還不如窮苦的補鞋匠開心!”財主想了想笑著說:“我能叫他們明天唱不出聲來!”說罷拿了家里兩根金條,從墻頭上扔過去。
補鞋匠夫妻倆第二天打掃院子時,發(fā)現了來路不明的金條,心里又高興又緊張。為了這兩根金條,他們連修鞋攤上的活也丟下不干了。男的說:“咱們用金條置些好田地?!迸恼f:“不行!金條讓人發(fā)現,會懷疑我們是偷來的?!蹦械恼f:“你先把金條藏在炕洞里。”女的搖頭說:“藏在炕洞里會讓小偷偷去?!彼麄z商量來商量去,想不出好辦法。從此,夫妻倆飯吃不香,覺也睡不安穩(wěn),當然再也聽不到他倆的歡笑和歌聲了。財主對他小老婆說:“你看,他們不再說笑,不再唱歌了吧!”
鞋匠夫妻倆之所以失去了往日的開心,是因為得了不明不白的兩根金條,為了這不義之財,他們既怕被人發(fā)現懷疑,又怕被人偷去,有了金條不知如何處置,所以終日寢食難安。
可見,有錢不一定幸福。莫洛亞早就在《人生五大問題》中指出了:“一味地追求財富和榮譽,使人變得不幸。這是毋需豐富的經驗便可發(fā)覺的。依賴身外之物,過分重視財富的人最容易受到傷害?!?/p>
幸福學研究也告訴我們,物質財富的增長并沒有或者并不能帶給人們幸福,而且社會上收入明顯超過一般大眾的富人階層,幸福感并沒有超過一般民眾。財富的增長并沒有給富人們帶來幸福。因為他們所得到的東西并沒有達到自我滿足狀態(tài),沒有自身的認可,怎么可能會幸福呢?
但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一大半的人都認為,有了足夠多的金錢就會快樂。他們是這樣認為的:有的人認為錢可以給人安全感;有的人喜歡購物消費時帶來的快感;有的人想用更多的錢來買更好的奢侈品;有的人覺得有錢就可以進入上層社會,成為受人羨慕和尊敬的人;有的人希望有錢之后可以過隨心所欲的生活……那么,使我們快樂的真的是金錢嗎?
其實不是。外國心理學家的研究發(fā)現:在影響幸福的各種因素中,金錢只起到1/5的作用,在構成美好生活的成分中,它所起的作用則是1/6。更多的幸福感是來自良好的人際關系、愉快的工作氛圍、自我滿足感、對生命意義的感受以及對社會活動的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