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對于孩子來說,看電視就像是慢性麻醉(2)

好媽媽是最好的老師 作者:晨曦


一聽媽媽的建議,妞妞非常愿意,這樣妞妞就可以把寫作業(yè)和練鋼琴這兩個最當緊的事情都完成,又不耽誤看電視。由于家長的信任,孩子心里沒有任何不自在,妞妞果然把這幾件事協調得很好。電視劇開始之前先練鋼琴,然后邊看電視邊寫作業(yè)。一開始,在電視劇播放過程中,妞妞總因為看得太投入忘了寫作業(yè),過了幾天,妞妞只要在一插廣告或片頭片尾曲時,妞妞就會趕緊抓住時間寫一些。她寫作業(yè)的速度因此明顯加快了。同時她也更懂得利用學校的時間。為了晚上回家看電視,她在學校就盡量利用各種零散時間寫作業(yè),回家后見縫插針地寫一些,作業(yè)就都能完成。

妞妞看完后,告訴麗文,電視劇也就那樣,妞妞看電視劇的勁頭明顯下降了。

一些媽媽可能會擔心地說,我的孩子不聽話,自我控制能力很差的,如果我這樣放開了,他就會完全管不住自己,要是讓他總是邊寫作業(yè)邊看電視,電視倒是看了一部又一部,分數會一分比一分少了,這肯定是要影響學習成績啊。也許這些家庭中的孩子似乎很不懂事,很不自覺,也能理解家長的焦慮。只是,我想對這些家長說的是,不要孤立地看待一件事和一種現象。

孩子“不自覺”的現象和一些不良毛病形成的原因有多方面,很多問題多半反映了家庭中有積淀已久的教育問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家長不管遇到什么事情時,總是在處理方式上充滿強權作風,不注意體貼孩子的情緒、面子、能力、愿望等,多是采用直接告知的方式來教導或批評孩子。比如數落孩子看電視時間太長,就強行關電視,命令孩子回房間學習等。

采用類似處理方式的家長應該想一想,關了電視,就關了孩子看電視的心情和愿望了嗎?讓孩子離開電視坐到書桌前,他就是用心去學習了嗎?如果不是出于自覺自愿的,不僅當天的學習談不上用心,接下來的日子里孩子也不想去好好學習;他的內心更會因為看不看電視而矛盾痛苦,或許會找其他的辦法來看喜歡的電視劇,有些孩子去網吧看電視,這下問題就嚴重了。這種做法就不是在教育孩子,只是一再損傷他的自覺和自信。

疏導遠勝于控制

兒童身上原本就有一種積極的自我完善的天性,父母的強制只會損傷這種天性。如果父母在兒童成長中是幫助他更好地適應一些事情,他就會在這種適應中更加健康地發(fā)展自己的天性,并在體內生長出“自我控制”的力量。

我們來聽聽麗文是怎樣幫助妞妞完善這種天性的。

妞妞上初二時,正是青春時期,在班里可能聽到同學說有部愛情電視劇很好看,回來就和麗文說。麗文也聽了同事們說不錯。說的是一個山東的女孩子和一位韓國留學生在北京相戀,沖破種種阻礙,兩個年輕人經過努力終于走到了一起。

正好周末,母女兩個人就一起看電視劇。電視劇每天播放兩集,妞妞當時住校,只能在周六回來晚上才能看兩集。妞妞說喜歡電視劇中男主人公的帥氣和正直,還有女主人公的善良。麗文覺得這部電視劇也很單純,很健康的愛情故事。雖然麗文不希望妞妞看連續(xù)劇,可一旦看開了,麗文說也就理解女兒希望看下去的心情,孩子的心情其實和我們大人的心情是一樣的。將心比心,大人看一個連續(xù)劇,中間突然打斷也很不舒服,孩子肯定也一樣。于是,麗文和妞妞商量,麗文會把每天看的劇情大概記下來,等妞妞周末回來給她講。

麗文就開始了“記”劇情,每天播放的劇情,她都記得很詳細。

在妞妞看來,她已習慣媽媽的種種“縱容”之法,但妞妞說她從來不會利用麗文的這種愛的寬容。妞妞對自己該在什么時間看電視,什么時間不看自己控制得很好。尤其隨著漸漸長大,妞妞有自己的主見,也越來越懂得如何珍惜時間,更不會讓電視無端地浪費自己的時間了。

生活中,不少媽媽卻讓孩子從小就喜歡上了電視。有的媽媽自己不帶孩子,隨意讓孩子跟著爺爺奶奶從早到晚看電視;有的媽媽自己看電視時甚至嫌孩子打擾,就用電視機哄孩子。等孩子長大了,就開始強制孩子,“做作業(yè)去,不許看電視!”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