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是“和”的產物。無論是從龍的外形,還是從龍的性格,都是復雜而多層次的,并不是簡單不變的。不僅僅是龍本身,即使是龍子們,也表現(xiàn)出“和而不同”的特點。它們都是龍子,但是它們卻又各有自己的個性,確實耐人尋味。
“君子和而不同”是孔子及其儒家的一貫思想??鬃痈嬲]人們既要保持獨特性,又要勇于超越凡俗,為此孤獨也在所不惜,然而又要合群,這兩者如何統(tǒng)一起來呢?理想的人格,應是能與人和睦相處,與社會建立一種和諧的關系,但是不能無原則地附和別人,不能由于共同的利害關系而結成小集團,與社會對抗。
孔子對“和”的強調是不遺余力的。消除社會上的種種混亂和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殘殺等現(xiàn)象,建立一個安寧和平的、人們和睦相處的社會是他的基本目標。不僅如此,在他看來,只有“和”才能與他人相處得好,才能合群,而對于為政者來說,人民才會歸附他,他才能得到百姓的擁護、愛戴和支持。所以他說“和無寡”。而他的弟子有子根據(jù)他的一貫思想,提出了一個著名的論斷:“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焙翢o疑問,儒家所說的和,是為了維護宗法等級制,但是這一觀念并非只是一個政治哲學概念,它也是一個具有美學價值的人生哲學范疇,對于處理個人與他人、社會的關系具有重要意義。
保持與他人意見和立場的“不同”也是孔子經常的教誨??鬃拥牡靡忾T生子貢有一次問道:“全鄉(xiāng)的人都喜歡的人,您看怎么樣?”孔子說:“還不能肯定?!弊迂曈謫枺骸叭l(xiāng)的人都厭惡的人,您看怎么樣?”孔子仍然這樣回答:“還不能肯定。”他的看法是:“最好的人是鄉(xiāng)里的好人贊揚喜歡他,鄉(xiāng)里的壞人憎恨他。”這里我們姑且不論孔子評價人的標準和方法,我們只需看一看他對眾人的意見的態(tài)度,很明顯,他反對盲從眾人的一致意見,這正是他的“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的表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