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功夫茶”比“工夫茶”更能準確地表現(xiàn)出品茶的神韻,在字詞規(guī)范中就只保留了“功夫茶”一詞,而不用“工夫茶”。
在“功”與“工”的詞語中,底功與底工、工架與功架、畫工與畫功、武工與武功、做工與做功等,也容易混淆而用錯,它們中有時兩個詞可以互換,但很多人卻不知道兩個詞卻另有不同之處。
“底功”與“底工”兩詞可以互換,都指基本功夫(多指戲曲表演技藝等),但“底功”是首選詞。值得注意的是,反過來,“功底”就不能寫作“工底”。功底,是指基本工的底子,沒有“工底”的說法。
“工架”與“功架”可以互換,都指戲曲演員表演時的身段和姿勢,但“工架”是首選詞。
“畫工”與“畫功”兩詞,在指繪畫的技法時,兩詞可互換,但“畫工”指“以繪畫為職業(yè)的人”時,不能寫作“畫功”。
“武工”與“武功”兩詞,在指戲曲中的武術表演時可互換,但在指“軍事方面的功績”或“武術功夫”時,就只能寫作“武功”。
“做功”只有一個含義,指戲曲中演員的動作和表情,可以寫作“做工”。但“做工”還有另外兩個含義:一是指從事體力勞動(多指工業(yè)或手工業(yè)勞動),二是指制作的技術或質(zhì)量。作這兩個含義講時,“做功”不能寫成“做工”。
因此,到底是用“功”,還是用“工”,我們應該細思量,畢竟出工不出力,與出工又出力,兩者的效果是明顯不同的。
“恭維”別人說假話,不用真心不用嘴
一說到“恭維”一詞,筆者就想起一個關于送高帽的故事來:
清朝時期有一個人即將去外地做官,臨行前向老師作別。他對老師說:“我這次去外地,準備了一百頂高帽,見一個人就送一頂,這樣別人就會對我有好感而不討厭我了。”老師聽后很生氣:“做人要正直,豈可以物賄人?!蹦侨嗣Φ溃骸笆郎舷窭蠋熯@樣為人正直的能有幾人呢?”老師一聽這話,轉(zhuǎn)而一笑,說:“那也是。”學生從老師家出來,自言自語道:“我現(xiàn)在只剩下九十九頂高帽了?!?/p>
“恭維”是指為討好而贊揚,說通俗一點兒就是給別人戴高帽或者說拍馬屁。比如:“媲美”,按詞典的解釋,是指美好的程度差不多,可以相比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