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他的歌聲、他的舞姿,還是他的相貌,都令我深深著迷?!苯K于有一天,梅艷芳忽然發(fā)覺自己長大了,夢幻在現(xiàn)實中灰飛煙滅。“豆蔻年華”一詞出自唐代杜牧《贈別》詩:“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薄岸罐ⅰ笔且环N多年生草本植物,外形像芭蕉,葉子細長,花開細長,花淡黃色,果實扁球形,種子像石榴子,有香氣。花、果實和種子可入藥。從詩的內(nèi)容來看,二月初豆蔻花正含苞待放,因而詩人借用“豆蔻梢頭二月初”來比喻“娉娉裊裊十三余”的少女,言其年少而體態(tài)柔美,自這以后人們便常用“豆蔻年華”一詞特指十三四歲尚未成年的少女。但在運用中,人們忽略了年齡上的差別,將“豆蔻年華”一詞錯用來形容20來歲的女子。比如:也許是遺傳因素,從小我就長得胖,長得丑,更要命的是我似乎沒有體育運動的天賦,在校讀書時體育成績平平。參加工作后,同事們習慣喊我“胖子”,那時正是豆蔻年華,老是被人用胖子當名字喊,心里總有點不舒服,想來想去,覺得要減去多余的體重還是應當投入到體育運動的鍛煉中去。從這一例句的內(nèi)容來看,主人公都工作了不可能只有十三四歲,顯然文中的“豆蔻年華”一詞為誤用。
只可單獨擔“當”,不能獨自抵“擋”
著名企業(yè)家柳傳志非常提倡發(fā)動機文化,他曾經(jīng)說過這樣一段話:“我作為聯(lián)想的第一把手,是一個大的發(fā)動機。我希望把我的副手們(各個子公司和主要部門的負責人)都培養(yǎng)成同步的小發(fā)動機,而不是齒輪?!?/p>
作為管理者,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下屬能獨當一面,為自己分憂解難。能獨當一面的人,實際上就是一臺能獨自運作的發(fā)動機。比如:技師甘立躍苦練內(nèi)功,自學成才,業(yè)務技能不斷提高,攻克了信號施工中的一道道難關,在他和職工們的努力下,使信號開站一次開通率達100%。目前,該公司已有90%的職工成為獨當一面的“電精靈”?!蔼毊斠幻妗敝竼为殦斠粋€方面的任務,但由于音近形近義近等原因,“獨當一面”的“當”常會被錯寫為“擋”,比如:需要經(jīng)過多少年的歷練才能成為獨擋一面的CIO?大多數(shù)人要經(jīng)歷10年以上的歷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