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榮歸故里(9)

進退 作者:黃凌


 

也許曉曉看開了,也許文學讓她浪漫,她從沒問過趙進科是否“男人有錢便變壞”、“屁股坐著桑塔納,懷里摟著十七八”,也沒懷疑或跟蹤他是否尋花問柳、拈花惹草,更沒有設(shè)個圈套一試趙進科是否忠誠,也沒有用雕蟲小技在趙進科身上來驗證“寧可相信世上有鬼,也不相信男人那張破嘴”這句話的準確度,她要的是信任。兩人相處,若沒有信任,整天疑神疑鬼,有什么意思?人生苦短,應多找樂子,何必去自尋煩惱?拿她自己的話說,是“賤賤地”愛上趙進科。

其實,人都是賤的。賤民、賤官、賤人,人活著就是在發(fā)賤,被賤和自賤著。只是賤的程度與賤的方式、賤的內(nèi)容不同。從身邊眾人中,曉曉悟出了這么個道理來。男人用下半身的行動引發(fā)上半身的思考,女人用上半身的思考支配下半身的行動。雖然方式不同,其結(jié)果相同。殊途同歸嘛!正如一個雜文家所言,人脫了褲子,或者說,晚上關(guān)了燈,一個屌樣。所以,她不想把一切看得那么神圣。所以,沒有給趙進科左一個“不允許”右一個“不許可”,哪怕給趙進科陽光他就燦爛呢,只要他有那個本事。她看不起有的女人,把一個男人捆著綁著去愛,男人稍有不聽話,就像潑婦罵街一樣地鬧。這樣的愛有滋味嗎?這樣的女人可愛嗎?愛是講緣分的,緣來緣去,好和好散。褲腰帶是拴不住男人心的。人活著不易,應該珍惜、保重。然而,又有多少人能把此看透?大多的人不過是庸俗之輩。愛好文字,善于思考的曉曉,有點清高,骨子里透著超凡脫俗。正因為此,與趙進科才相安無事。

得到趙進科被平反昭雪、官復原職、凱旋歸來的消息,曉曉無比激動,她早盼望著這一天的到來。雖然她是個對生活知足、對工作知不足、對學問不知足的很看得開的女人,不是那種花瓶、醋瓶、藥瓶三合一的“三瓶女人”,有時表現(xiàn)得“巾幗不讓須眉”,但對趙進科的政治前途還是擔憂。一個當官的人,如果沒了政治前途,也就沒了啥混頭。當官的人并不都是為升官發(fā)財、“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不少人是用官的大小來證明自己“事業(yè)有成”,滿足于成就感,還有不少人當官是為了更好地施展自己的才華。官職是個平臺嘛。當然,也有的人是為了過一把當官癮兒。正如一些大款賭博。難道說他們?nèi)卞X花?他們賭,是賭自己的運氣,賭的是贏的感覺。有的人當官就是體會前呼后擁那種眾星捧月、唯我獨尊的感覺。趙進科到底是哪類人她不知道,但她知道,趙進科不當官會寢食不安的??鞓分愕目鞓?,痛苦著你的痛苦,這是相愛的人的共同感受與心聲。

在趙進科春風得意的那些日子里,曉曉一邊給趙進科出謀獻策,讓趙進科如何斗敗政敵,走好自己的官場平衡木,解好自己的官場“勾股弦”,描好自己的仕途拋物線,一邊以趙進科為原型,以趙進科的官場為“藍本”創(chuàng)作官場小說,雄心勃勃地發(fā)誓要創(chuàng)作一部比陸天明的《大雪無痕》、張平的《抉擇》、王躍文的《國畫》、肖仁福的《仕途》、閻真的《滄浪之水》、李春平的《步步高》還要官場的官場小說,比開“政治文化小說”先河的作家王曉方還要王曉方,爭取創(chuàng)作出比《公務員筆記》、《白道》在形式上、語言上、思想上更加創(chuàng)新的政治文化長篇小說。王躍文的《國畫》問世后,出來了《家畫》、《政畫》、《村畫》、《色畫》、《鎮(zhèn)畫》、《寨畫》等一批跟風作品;李佩甫的《羊的門》問世后,出來了《女的門》、《夫的門》、《狗的門》等一批跟風作品。曉曉也想成為小說的領(lǐng)軍人物,立在潮頭。

文學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文學作品是對生活的提煉,沒有生活做鋪墊,能寫出好作品?那些瞎編亂造的虛構(gòu)也叫生活嗎?文學作品不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的一場文字游戲、一堆文字垃圾。生活是最真實的,再虛構(gòu)都跳不出生活這個圈子。文學作品無不是再復制生活。生活閱歷越豐富的作家,寫的越生活。

所以,那些日子,曉曉同趙進科一樣春風滿面、躊躇滿志。在“拱朱”之戰(zhàn)中,趙進科與周爽爽聯(lián)手,把朱自強斗得遍體鱗傷。在“斗張”行動中,趙進科與傅登魁上下齊心,把張偉業(yè)斗得魂歸西天。有了這些素材,曉曉創(chuàng)作起來得心應手,其文字比趙進科的長篇官場小說《我是處男,別碰我》還精彩,是趙進科理論著作《經(jīng)濟發(fā)展責任追究論》的踐行者,當官的訣竅、幕僚的心得、左右逢源的藝術(shù)、衙門內(nèi)部的真相、最根本的升遷密碼都盡顯在字里行間中,是有意仕途者必備的枕中鴻寶。

在趙進科遭馬飛雁與潘正秋聯(lián)手重拳出擊與垂直打擊敗下陣來之后,曉曉心里比趙進科還悲痛。板子打在趙進科的屁股上,卻疼在曉曉的心上。她為趙進科走麥城而難過,更為自己鼓動趙進科斗官而愧疚。趙進科有一手好字,也有一筆好文章。俗話說,槍桿子里面出政權(quán)。其實,政權(quán)是出在筆桿子里的。古人說,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人們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講的就是這個道理。放眼看一下歷史與世界,幾個文盲大老粗做官?沒有文化,沒有學問,主義哪里來,思想哪里來?理論哪里來?學說哪里來?趙進科雖才高沒有八斗,學富不足五車,但也算是有學問的人,是個當官的材料。趙進科當官,不僅僅是他有才,而且他政治上成熟,政治敏感性強。人說在官場上想混個一官半職,必須具備三點:一是政治上成熟,二是工作上有能力,三是在群眾中有威信。這三點,趙進科都具備。如果不出意外,趙進科會步步高升,平步青云的。然而,沒想到,趙進科被馬飛雁和潘正秋玩了,讓趙進科小河溝里翻了大船,她能不為趙進科難過嗎?

曉曉難過的還有一點,就是替自己難過。開始,她挺相信趙進科的,認為趙進科就是為官場而生,天生是當官的料兒,權(quán)謀在胸,手腕在握,在斗官當中,一定會大展雄風,不會成為政治犧牲品與“階下囚”的。所以,她一方面給趙進科當參謀,一方面攛掇趙進科要“一鼓作氣”,還引經(jīng)據(jù)典地說,孫子兵法講的是“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司馬遷《史記》中的《曹劌論戰(zhàn)》講的是“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還鼓動趙進科說,你斗贏了官,我完成了小說,咱們是相得益彰,比翼雙飛呢!有一次唱著《十五的月亮》,含情脈脈地望著趙進科,把“軍功章啊,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唱得情意纏綿。那時,真真切切地讓趙進科感受到了女人是男人身上的三根肋骨變的了,也知道了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的深刻含義。然而,幸災樂禍,樂極生悲,趙進科敗下陣來,她能不難過?假若不是自己的攛掇,或讓趙進科懸崖勒馬,也不至于落個停職檢查、黨校進修的下場。細想來,一半責任在自己,是自己把他推進火坑的,她能不自責嗎?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