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堅持所謂的科學(xué)養(yǎng)育方法,還是遵從孩子的天性,讓孩子“放任自流”?這個問題也是隔代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問題。相對而言,年輕爸媽更傾向于相信網(wǎng)絡(luò)、專家和新理論,爺爺奶奶更相信自己帶孩子的經(jīng)驗。于是,家庭里便出現(xiàn)了“科學(xué)”和“自由”的爭論。
1.媽媽:選有營養(yǎng)的零食VS奶奶:選喜歡的零食
陽陽最喜歡喜歡吃薯片、鍋巴、蓬蓬果這些零食,每次吃起來一定要全部吃完才算完,否則就會不停地懇求。我很擔(dān)心孩子一直吃這些膨化食品,總覺得這些食物沒什么營養(yǎng),而且吃多了很容易上火。陽陽奶奶的觀點和我的完全不一樣,陽陽奶奶說:“人體缺啥,才想吃啥。孩子想吃,就是因為我們管得太嚴了,孩子身體里缺這些東西?!?/p>
周日我在超市買蜂蜜。陽陽奶奶最近代謝可能不太好,每天從衛(wèi)生間出來,臉色都不太好,所以打算給老人買點蜂蜜調(diào)理一下。超市里賣蜂蜜的貨架背面是零食貨架,貨架后隱隱地傳來兩個人低低的談話聲,一個人聲音很年輕,一個人聲音有些蒼老,聽口氣可能是婆媳或是母女,似乎是為了孩子的事,兩個人都有些動氣了,半天不搭一句。她們可能還帶著一個小男孩,因為我很快就聽到小男孩說:“媽媽,我要這個!”
媽媽和姥姥,或者是奶奶都沒有說話,小男孩又高聲喊了一句:“媽媽,我要這個!”媽媽大聲地回了一句:“你不能吃這個!”男孩帶著哭腔喊了聲:“奶奶——”原來是祖孫三代來超市。聽到這里,我趕緊拿了選好的蜂蜜離開了,因為不用聽下面的內(nèi)容,我就已知道那位媽媽和奶奶為什么生氣了。因為同樣的事曾經(jīng)讓我和陽陽奶奶產(chǎn)生過一次非常大的沖突。
陽陽小的時候是我們給他什么他吃什么,可是奶奶來了之后,專門買一些小孩子愛吃的零食,比如薯片、蝦條、雪餅。從那以后,事情也就變得麻煩起來。每次帶陽陽去超市,他坐在購物車里東看看西看看,對那些包裝精美的零食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開始開口選自己想要的零食了?!皨寢?,我要那個有小人的?!薄澳棠?,那個小熊真好看,我要那個?!倍x擇的零食中,10種有9種是花里胡哨的膨化食品,剩下的一種還是可樂。奶奶對陽陽的態(tài)度是,無論陽陽喜歡什么樣的食物,奶奶都給買。
剛開始的幾次,我并沒有太在意,因為覺得反正所有的孩子都吃這些,只要每天少吃一些,應(yīng)該沒什么大問題。然而,那一個月下來,我就發(fā)現(xiàn)了問題,孩子越來越不愛吃飯,而且還非常容易出現(xiàn)發(fā)燒和扁桃體發(fā)炎的情況。問了問小區(qū)里其他同年齡孩子的媽媽才知道,別人家的小孩根本就不讓吃這些膨化食品,即使吃也只給一點點,而陽陽奶奶可是每次陽陽要求,就馬上給的。
回家后,我立刻和陽陽奶奶說,以后不能給陽陽買這些東西吃了。但陽陽奶奶卻說,孩子喜歡吃,就說明身體里缺這些東西,以后吃得多了,就不喜歡吃了。當(dāng)時我心想:反正家里的零食沒有多少了,下次買零食時,不買這些就是了,這樣陽陽奶奶也就沒辦法給陽陽吃了。然而,我還是低估了一個奶奶對孫子的寵愛。
后來,我每次去超市,都不帶陽陽,家里也沒再存那些膨化食品的“貨”,但陽陽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吃零食的習(xí)慣,每天到那個時刻,就會哼唧著要。我知道兒子是想吃零食了,我馬上拿出蘋果、小面包、酸奶哄他,但他不高興,也不愿意吃這些。用他的話說就是:“蘋果一點兒味兒都沒有!”“小面包一點兒都不好吃!”好在酸奶還是他的最愛。不過,把酸奶當(dāng)零食的計劃只堅持了兩天就破產(chǎn)了,當(dāng)我第三天拿著酸奶當(dāng)零食時,兒子直接哭起來:“我不喝酸奶!我不喝酸奶!我要薩其馬,我想吃薩其馬了!”剛開始,我還哄他,但看著他沒完沒了的樣,我就生氣地回房了,并關(guān)上了房門,準備采取“冷處理”。孩子還在客廳哇哇大哭,一會兒奶奶從房間走出來,我聽見她在問:“你惹媽媽生氣了?快別哭了,奶奶帶你出去玩一會兒?!眱鹤雍哌笾饝?yīng)了。我在房間里并沒有出來,但卻聽見了防盜門開關(guān)的聲音。
等了半小時,孩子和老人都沒有回來,到樓下找了一圈也沒發(fā)現(xiàn)這兩個人,后來問了在院子里乘涼的鄰居,才知道老人帶孩子去超市了。聽到這個答案后,我想都沒想,就知道老人肯定給孩子買零食去了。而當(dāng)我到超市找到祖孫兩人的時候,果然不出所料,兩人正在挑選薩其馬、雪餅和薯片。為了這件事,我和婆婆甚至在超市里當(dāng)著陽陽的面大吵了幾句。當(dāng)然,事后我首先向婆婆和陽陽道了歉,因為畢竟當(dāng)著孩子的面對長輩大吵是我的不對,但我也向婆婆說了這次會如此生氣的原因。
陽陽奶奶一直認為,孩子想吃什么東西是因為身體里面缺了,但是她卻沒有考慮到孩子的味覺因素。小孩子從剛出生開始味覺還沒有發(fā)育,但隨著接觸的食物越來越豐富,以及發(fā)育越來越完全,他小小的舌頭上的近1萬個味蕾開始“蘇醒”了。不過,伴隨著味覺的蘇醒,小孩子身體其他系統(tǒng),如消化系統(tǒng),以及身體對各種復(fù)雜食物的耐受能力等卻并沒有變得強大,所以他們更適合吃那些味道比較純,味覺清淡的食物。同時,在幼兒期間讓孩子更多地接觸單純味道的食物也有助于他們體會更多的味道,能讓他們以后品嘗更多的美味。
當(dāng)然,在幼兒期間孩子很容易被薯片、蝦條、薩其馬、雪餅,甚至是燒烤等口味重的食物吸引,表現(xiàn)出喜歡吃這些食物的跡象,但這并不表示孩子身體里缺乏這些物質(zhì),而是孩子被這些食物中新奇的口感所吸引了。幼兒時期,孩子的味覺已經(jīng)完全蘇醒,并且從來沒有嘗試過重口味的他們很容易被重口味中復(fù)雜的味覺、感覺吸引,產(chǎn)生對這種食物的信任,覺得這種食物好吃。但他們的身體很可能還無法接受這種食物的重口味調(diào)料所帶來的影響,所以容易出現(xiàn)上火、扁桃體發(fā)炎等癥狀,而且這么小就開始吃這些重口味的食物,也很可能會破壞孩子的味覺細胞,讓他們的味覺細胞不那么靈敏,所以這也是我為什么一直強調(diào),要讓陽陽選擇有營養(yǎng),但口味可能并不是很好的食物,而不要選那些他喜歡吃的。
陽陽奶奶在聽了我的解釋后,對我說:“哦,原來是這么回事。那你不早說,還對我和陽陽吼?”我聽后,只能“呵呵”笑一下,看來婆婆對我吼她這件事一直耿耿于懷呢。但是,從那以后,陽陽奶奶和我在陽陽的零食問題上,一直站在“一條戰(zhàn)線”上了。
智慧爸媽箴言
以前老話中說的“孩子喜歡吃啥,就是因為體內(nèi)缺啥”其實是一種經(jīng)驗,但問題是這個經(jīng)驗形成的時代——19世紀80年代或者90年代的零食還是相對比較單一的。那時候孩子手里拿包“奶豆”或喝一杯“麥乳精”就是非常奢侈的事情了,更多孩子的零食,依然是饅頭片、西紅柿和秋黃瓜,偶爾吃一包餅干會美滋滋好幾天。現(xiàn)在的零食可不僅僅是那個時代單調(diào)的幾樣了,甚至有些零食是專門為大人們設(shè)計的,而這些辣的、咸的重口味零食,并不適合幼兒那脆弱的脾胃和身體。所以盡管孩子喜歡吃,或者爺爺奶奶寵愛孫子,給孫子買這些重口味的零食,但爸爸媽媽一定要堅持住,嚴格控制沒有營養(yǎng)的重口味零食進入孩子口里的機會。當(dāng)然,如果爺爺奶奶的觀點和爸爸媽媽的觀點相左,爸爸媽媽最好還是要向爺爺奶奶解釋清楚,而不要命令或大吼。因為,在這世界上,爺爺奶奶是和爸爸媽媽一樣愛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