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珠子文化的研究遠遠不夠。一般人可能都認為,只是一個時期有一個時期特性的珠子而已。但實際上,在中國乃至人類的文明進程中,珠子文化從來都沒有消失過。在我們的生活當中,珠子也是無處不在的。它可以是圓潤之美、柔光之美、溫和之美,可以呈現(xiàn)出各式各樣的美態(tài)。
歷朝歷代都有很多珠子,給古人帶去了很多樂趣。我們也希望今天的人,不管佩戴的是古珠還是新珠,都能給你每天換一種好的心情。
觀復學堂
1. “隋侯之珠”的故事中,隋侯的寶珠是如何得到的?
A.大蛇相贈 B.漁人獻寶 C.祖?zhèn)髦畬?D.大蚌遺落
馬未都評:這里的“隋侯”不是隋代的諸侯,而是“隋國的諸侯”。戰(zhàn)國時代,除了我們大家已知的七國,還有很多小國,隋國就是其中之一。隋侯姓姬。據(jù)古籍上記載,他有一次出行時碰見了一條受傷的大蛇,按照現(xiàn)在的說法,他很愛護動物,給大蛇涂了藥,并幫它包扎起來,然后就把它放掉了。過了若干年,有一次他在船上,趕上狂風大作、天昏地暗,這時候河就開了,出現(xiàn)了一條口銜寶珠的大蛇。大蛇把寶珠舉起來,送給了隋侯。隋侯遇到這條大蛇的時候是傍晚,天已經(jīng)昏暗了,這顆珠古籍上記載叫“明月珠”,就是夜明珠。
莊子曾經(jīng)用隋珠做過一個很有意思的比喻——“隋珠彈雀”,意思就是打彈弓時用隋珠來打麻雀,比喻花了很大的力氣或者支付了很多的錢去獲得一個不值得的東西。“以隋侯之珠,彈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意思就是你拿這么貴重的一個東西去打那么不值錢的鳥,一定會有人笑話你。為什么呢?莊子就講了一個道理:因為你用的東西太重,你要的東西太輕,也就是說你做事情要有一個輕重。
答案:A. 大蛇相贈
2. “夜明珠”指的是什么?
A.珍珠 B.銀珠 C.金珠 D.石珠
馬未都評:在古代,夜明珠又稱夜光碧、明月珠等。夜明珠在中國文明史中是最具神秘色彩的珍寶,并為皇家私有。夜明珠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早在史前,神農(nóng)氏就有石球之王,號稱“夜礦”;春秋戰(zhàn)國時代,有“懸黎”和“垂棘之碧”,價值連城;秦始皇以夜明珠陪葬,在陵墓中以代膏燭。最著名的要數(shù)慈禧口含的那顆為保尸身不化的夜明珠了,據(jù)說此珠夜間百步之內(nèi)可照見頭發(fā)。究竟夜明珠是何種珍寶呢?它是否真有這么神奇?
這些年經(jīng)常有人拿夜明珠給我看,每個人都視若珍寶,因為我們受文化的影響,大家都覺得好不容易得這么一個夜明珠就來給我看。其實它就是俗稱“夜明珠”的一種螢石,礦物學上就叫螢石。它可以吸收光線,然后再放射出去,它如果長時間身在黑暗中,就不那么放光了;只有在強光刺激下,比如說拿手電筒照它一下,然后關(guān)上手電,它吸收了光線,馬上就特別亮。螢石顏色最多的是一種黃綠色的,還有種帶淡淡的藍色,少見的還有一種帶紫色的。全國各地出產(chǎn)這種螢石的礦產(chǎn)比較多的是浙江。有些人就被這個表象給蒙騙了,又受一些文化的影響,覺得得了一顆夜明珠不容易,其實這東西不是太難得。古代有一些記載可能就跟螢石有關(guān),比如夜光杯,我去甘肅的時候,看到那種是墨綠色的。它發(fā)不發(fā)光呢?其實完全沒有光的時候,它也就沒有光澤了,所以我想歷史上“夜光杯”可能也是螢石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