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國“原子彈之父”羅伯特·奧本海默(2)

清華傳奇 作者:吳清軍


奧本海默在哈佛只念了三年,比一般人早一年畢業(yè)。在最后半年,他發(fā)現(xiàn)了“物理”這門課。當時是由實驗科學家柏席?布里奇曼啟發(fā)他的興趣,布里奇曼之后也獲得一項諾貝爾獎。布里奇曼最吸引奧本海默的是他那種行學式的敏銳求知精神。奧本海默描述布里奇曼是一位“很棒的老師,從來不滿足于現(xiàn)狀,總是反復思考每個問題。他的方式就是深入探討物理精髓的最好方法:他更是位人人都想投其門下而習之的老師”。

從哈佛畢業(yè)前,他就決定以后專攻物理。他十分明白這并不容易,因為他從布里奇曼那里只學到一些入門知識。他計劃赴歐深造,但他在哈佛的化學學位,絕對不足以說服任何一位歐洲頂尖大學的物理教授收他作研究生。另一方面,在和實驗派的布里奇曼做了一學期的物理研究后,他發(fā)現(xiàn)自己并不適合實驗室的工作;他喜歡概念及理論,卻對與儀器和實驗器材為伍不感興趣。盡管有這些困難,他還是決定繼續(xù)攻讀物理,特別是新的一門量子力學。這門新知識已完全扭轉(zhuǎn)了過去幾百年來既存的物理理論。

奧本海默為這幾年的刻苦學習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他經(jīng)常有一種鉆到牛角尖中而不能自拔的危險傾向,但正是這種精神,督促著他對問題的執(zhí)著探討。1925年夏天,他來到英國,進入劍橋的卡文迪許實驗室—國際上最著名的物理研究中心之一,是全世界物理學領域內(nèi)富有天才的學生與研究人員崇拜的麥加圣地,并參與到了諾貝爾獎金獲得者J?J?湯姆森所領導的一項實驗計劃中來。

性格孤僻,友情愛情都無緣

在學校里,奧本海默比他們中多數(shù)人都更年輕,他才二十二歲,而且看上去還顯得更幼小,同時,他又是美國人。他十分富有,并且從不掩飾這一事實。他的衣服不僅合身,且十分闊綽。其他學生花錢買書往往感到困難,但奧本海默則所要的書籍應有盡有,而且有些書還是書店專門為他裝訂的。

他的這種與眾不同的舉止自然成了別人議論的話題。在他與一些同學(包括保羅?狄拉克)寄宿的小樓里,奧本海默在餐廳里彬彬有禮的風度,以及他出眾的高雅舉止,使其他同學與他相比之下猶如沒有教養(yǎng)的粗魯人。他們還發(fā)現(xiàn),每當奧本海默認為他們的談話太庸俗時,他就會不客氣地突然打斷旁人的發(fā)言??磥硭荒苋萑倘魏涡问降挠薮琅c虛偽的言詞,同時他非常驕傲。一位美國同學愛德華?康登指出:“問題在于他的思想過于敏捷,他老是把對手置于不利地位。而且,該死的是,他往往是站在正確的一方,或者至少是相當?shù)卣_?!?康登還記得另外一件事,足以說明奧本海默早年的生活是如何養(yǎng)尊處優(yōu)與高人一等。他有一天邀請康登夫婦一起散步,但康登夫人愛米莉因為要照顧新生的嬰兒而不能去,奧本海默對她說:“沒關系,你就留在家里干農(nóng)婦的活計吧。”

人們還議論奧本海默愛用勢利的眼光看待別人的聰明才智,只在他認為智力上與他相當或高于他的人中間選擇摯友。他所結交的朋友之一就是保羅?狄拉克,后者僅僅在十年之后就獲得了諾貝爾獎金。他們經(jīng)常呆在—起,全部時間幾乎都用來討論物理問題。狄拉克實在難于理解奧本海默為什么對天主教有那樣濃厚的興趣。他和另外兩個同學花了許多時間攻讀但丁的原著,而且為此不惜刻苦學習意大利文;他還嘗試寫詩,這在狄拉克看來正是奧本海默思想中缺乏明確性的表現(xiàn)。據(jù)說狄拉克有一次曾問奧本海默,“你怎樣可能同時做這兩件事—寫詩與研究物理呢?物理學的目的是向人們揭示過去無人知道的新事物,而詩則恰恰相反?!?/p>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