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倫·巴菲特,1930年出生于美國的奧馬哈市,1935年,5歲的他通過推銷口香糖、小食品,賺取了人生的第一筆財富—5美分。1941年,他開始買股票,并一舉盈利。后來,在求學的過程中,他拜師于著名的投資理論學家本杰明?格雷厄姆,在老師的指點下,巴菲特如魚得水,在學習了老師教授的豐富的專業(yè)知識和投資訣竅后,巴菲特很快就風生水起了。1962年,巴菲特合伙人公司的資本達到720萬美元,其中有100萬是屬于巴菲特個人所有。6年后,巴菲特的個人資金就有了2500萬美元,此后幾年,巴菲特有如神助,相繼收購幾個大公司的股票,并個個盈利,至1995年,巴菲特在大都市美國廣播公司的股票中盈利億美元,2006年6月25日,巴菲特向媒體宣布,他將捐出總價達370億美元的私人財富,投向慈善事業(yè)。
立志賺錢,少年時便有商業(yè)頭腦
11歲時,巴菲特就在他父親擔任經紀人的公司開戶。之后,這個少年第一次進行股票投資,以每股38美元的價格買進了一種公用事業(yè)股票—市政服務公司優(yōu)先股。不久,這每支股票的價格上升到了40美元,巴菲特將股票拋出。除去1美元的傭金,沃倫巴菲特第一次在股市上獲得了5美元的純利潤。首次投資雖然賺得不多,但卻給他帶來了無比的喜悅。
1943年,巴菲特的父親當選為國會議員,于是全家遷到了華盛頓。在華盛頓,沃倫?巴菲特開始了新的生活。他是初中班上年齡最小的一個,常常是不修邊幅,戴著眼鏡,成績很一般。他一改小時候做事謹慎的態(tài)度,總是給老師帶來不少麻煩,每天,他除到學校上課外,還找了份差事,為《華盛頓郵報》、《時代先驅報》送報紙。
這兩份報是相互競爭的早報。沃倫?巴菲特剛開始送這兩家報紙的區(qū)域線路都是一樣的。不久,他擁有了5條送報線路。這年,才13歲的巴菲特,煞有介事地登記了自己的收入,提交了納稅清單,并拒絕父母為他代交稅款。
霍華德·巴菲特發(fā)現兒子學習成績不理想,他告訴沃倫必須提高成績水準,不然就不允許他去送報。這句話重重地給沃倫敲了一下警鐘,他不但好好學習,并且把送報線路擴展了許多。
在送報的同時,沃倫·巴菲特還在公寓里賣雜志。其秘訣在于能在恰當的時機征詢讀者訂閱報紙和雜志。巴菲特在回憶那時的情景時說:“某些顧客總是把他們的雜志放在樓梯口。你可以通過撕下地址簽來通知他們訂閱期滿了。就這樣,我就對每個人的訂閱期限了如指掌?!?/p>
沃倫·巴菲特通過他精心制訂的送報路線,每月能掙到175美元。巴菲特的母親利拉說:“他的積攢是他的一切,你根本不敢去碰他裝錢的那個抽屜,每一分錢都必須好好呆在那里?!?/p>
小時候,巴菲特幾乎一心撲在書本上,而且記憶力驚人,幾乎過目不忘。雖然他人小,但他讀一些書卻不是什么童話故事,而是一些賺錢之道,教人如何致富的竅門或方法,比如《賺到一千美元的一千招》,或者是《從十美元成為大富翁的故事》,隨著時間的流逝,巴菲特頭腦中掙錢的點子也不斷積累。他姐姐對他的評價更明顯:“他從小腦子里就是賺錢的方法,而且他將來的志向就是成為一個世人皆知的大富翁?!?/p>
沃倫·巴菲特和朋友丹尼常在一起玩彈子機(一種把小球打入插針木板上的凹洞里的游戲機)。玩著這種游戲機,沃倫·巴菲特想,它完全可以用來賺錢。于是和丹尼出錢購買了兩臺彈子機把它放在理發(fā)店里,租給老板,并和老板達成五五分成的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