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猶太人(51)

美國種族簡史 作者:(美)托馬斯·索威爾


和其他方面一樣,意大利人進行有組織的犯罪活動,也與籍貫有密切的關系。大多數(shù)從事有組織犯罪的意大利家庭,都來自西西里(現(xiàn)在仍然如此)。西西里的黑手黨傳統(tǒng)給美籍意大利人的犯罪辛迪加提供了結構框架,然而美國的黑手黨卻既非西西里黑手黨的分支,亦非其簡單的移植。有組織的犯罪是美國的既存事實,自有其一套機構,美籍意大利人實際上不得不經過一番較量,才得以打入其中。美籍意大利裔的黑手黨分子,大多有共同的祖籍,此點可由這樣一個事實加以證明:即便是在20世紀20年代的禁酒時期,美籍意大利人作為一個種族,總體上的犯罪率仍比其他美國人偏低。

對于美籍意大利人來說,正如對其他一些缺少發(fā)家資本或教育傳統(tǒng)因而無從在商界或學術界平步青云的種族一樣,體育、娛樂圈和政治,也像犯罪活動一樣,都能給他們提供向上流動的渠道。美籍意大利人進入體壇的時間,要遲于愛爾蘭人,而且從未在這方面像愛爾蘭人那樣取得過壓倒性的優(yōu)勢。但是像喬·迪馬丘、洛基·格拉齊亞諾、文斯·倫巴第、約基·由拉和洛基·馬齊亞諾這樣一些響亮的名字,確實代表著意大利人對體育界的重大貢獻。在音樂界—古典的和通俗的—意大利人在美國也和在歐洲一樣,是無可匹敵的。他們在古典音樂方面出過像恩里科·卡魯蘇、阿爾圖羅·托斯卡尼尼、安娜·莫弗以及賈恩 卡羅·梅諾梯這樣一些大家。流行歌曲明星有弗蘭克·辛那特拉、佩里·科莫、迪安·馬丁和托尼·本內特,這些人也只是著名美籍意大利人歌唱家的一長串名單上的幾個罷了,其中許多人改用了英國式的名字,如康妮·弗蘭西斯或勃比·達林等等。

美籍意大利人在政壇上發(fā)跡較慢,但最終也造就出市級、州級和全國性的政界名人。第一位意大利裔政界大員是費奧萊羅·H·拉瓜迪亞,此人是深知基層民眾并有巨大號召力的極少數(shù)“改革派”人士之一。缺乏從政經驗,缺乏種族內部凝聚力,是影響意大利人政治努力的兩大障礙。直到本世紀初年,意大利選民區(qū)在政治上仍由愛爾蘭人充當其代表。此種狀況開始時并未遇到挑戰(zhàn),后來當意大利人嶄露頭角時,才巧妙地使選區(qū)分化,并逐漸控制了自己的選區(qū)。經過幾十年的奮斗之后,意大利裔政客才掌握了與愛爾蘭人或其他更富于政治經驗的種族成功地進行較量的本領??柮鳌さ滤_皮奧在1949年首次以意大利裔的身份當上了紐約坦慕尼協(xié)會的首領,盡管意大利人早就是該市人口最多的種族之一了。然而意大利裔的候選人仍不像其他種族的候選人那樣,總能贏得本族人的選票。甚至連名聞遐邇的拉瓜迪亞市長在1941年與愛爾蘭裔對手(威廉·奧杜瓦爾)競選連任時,也未能贏得紐約多數(shù)意大利裔選民的選票。就是在20世紀70年代,猶太裔的紐約市市長候選人(阿布·比姆)也曾比其意大利裔對手贏得過更多的意大利人選票。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