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美國移民干脆就在離他們祖籍國最近的地方落腳,例如東方人定居在夏威夷和西海岸,墨西哥人在美國的西南部,古巴人在佛羅里達。波多黎各人和西印度群島人則“集居”在紐約市及其周圍地區(qū),這反映了20世紀的民航和海航的四通八達。
概觀
每一個種族的歷史都是與眾不同的,但大家都受到類似因素的影響,比如年齡、所在地區(qū)、抵達時間,以及他們帶到美國來的技能和文化。目前美國各種族的經(jīng)濟地位可謂千差萬別,但是沒有哪一個種族是突出的,“全美平均水平”的統(tǒng)計數(shù)字也無法表明哪一個種族是非同尋常的。對每一個種族來說,不管從收入、智商或生育率的角度來對比,都會有其他種族和它處在類似的狀況。全美平均水平本身也只不過是大量差別的堆積罷了。
各個種族都在美國發(fā)生了變化,而美國社會在許多方面都發(fā)生了變化。最引人注目的例證是,有些人的祖先當初是作為奴隸被販賣到美國來的,今天卻當上了國會議員或最高法院的法官。有不少美國人乃當今國際一流的學界、政界和經(jīng)濟界的知名人士,而他們的移民先輩卻曾經(jīng)被人們藐視為“敗落民族的敗家子”。能公允地證明平民百姓具有未被開發(fā)的潛力的,莫過于美國經(jīng)驗。
美國各種族的通話過程,并非一種單行道。今天,美國社會中的不少特殊用語、食物、音樂以及文化特點,曾一度是具有種族色彩的祖?zhèn)骷艺?,現(xiàn)在卻都變成美國傳統(tǒng)的一部分。聽到格什溫、肯尼迪家族、安德魯·卡內(nèi)基、喬·迪馬基奧,以及O·J·辛普森這些響亮的名字,人們首先想到他們是美國人而不在乎他們來自哪個種族。在大熔爐中,種族并未消失,但無論是各個種族或者美國,都已今非昔比了。
美國各種族是如何發(fā)展的,又為什么會這樣發(fā)展,本書后面各章所要講述的,就是這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