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尋找隱蔽的中國民居(5)

家:中國人的居家文化 作者:(美)那仲良


圖3.9(圖略) 在山西省丁村有許多明清時代修建的四合院,這些四合院莊重典雅,講究氣派,造型和裝飾古樸,是北京和周邊地區(qū)現(xiàn)存的四合院的前身。資料來源:那仲良攝于2003年。

圖3.10a-c(圖略)

(a) (圖略)圖中的四合院坐北朝南,圍墻上沒有窗戶,東南角有唯一的入口,中央的開放空間面積很大。

(b)(圖略)圖中的四合院還有一個狹窄的前院。

(c)(圖略)圖中的四合院既有狹窄的前院,又有細(xì)長的后院。資料來源:趙廣超 《不只中國木建筑》2000,142。

圖3.11 (圖略)a圖(圖略)3.11 a-b 在位于北京西部約九十公里處的川底下村,我們能夠看結(jié)構(gòu)緊湊的小四合院,其中一些可能建于明代。資料來源:那仲良攝于2003年。

圖3.12a-b(圖略) 圖中的北京四合院建于十九世紀(jì),是中國京劇大師梅蘭芳的紀(jì)念館,他去世前十年一直居住在此,盡管這座四合院還保留著它的基本建筑要素,但是已經(jīng)失去了生氣。

a(圖略).從第二道門內(nèi)的“靈墻”望去,寬敞的庭院里有一間正房和一間廂房。資料來源:那仲良攝于2003年。

b(圖略). 這座莊重的正房面朝南方,其中包括起居室,書房和臥室。資料來源:那仲良攝于2003年。

圖3.11 b(圖略)圖3.13a-b(圖略) 位于紫禁城東面的南池子已有幾百年的歷史,在2002-2003年期間,南池子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無數(shù)老房子被拆除,重新修建了許多兩層的庭院式住宅。這些新建的住宅被稱為四合樓,有人認(rèn)為它們保留了傳統(tǒng)建筑風(fēng)格,而另外一些人認(rèn)為這是對北京建筑的公然冒犯。

a(圖略). 兩層的花園式住宅聚集在一個六戶人家共享的普通庭院周圍。資料來源:那仲良攝于2003年。

b(圖略).工人們將要完成對傳統(tǒng)特征的重現(xiàn),現(xiàn)在的外墻通常由灰色水泥制成。資料來源:那仲良攝于2003年。

圖3.14a-d(圖略)

a(圖略).山西中部的這座長條形民居被高墻圍繞,內(nèi)部有兩個狹窄的長方形庭院。資料來源:宋昆《平遙古城與居民》 2000,68。

b(圖略). 這座住宅位于山西省平遙古城,從房頂上方俯瞰,狹窄的庭院被高大的外墻所遮蔽。資料來源:那仲良攝于2001年。

c.(圖略) 這座住宅位于山西省平遙古城,從住宅后部俯瞰,很難看到內(nèi)部的庭院。資料來源:那仲良攝于2003年。

d(圖略). 這座住宅位于山西省祁縣,著名的喬家大院,布局緊湊的房屋上有通透的格子窗,威嚴(yán)氣派的大門,彩色燈籠和實用的裝飾。資料來源:那仲良攝于2003年。

圖3.15a-d(圖略)四張下沉式庭院的視圖。

a.(圖略) 這張透視圖不僅顯示出下沉式庭院,而且還顯示出從黃土中開鑿出來的窯洞的對稱布局。資料來源:侯繼堯等 《窯洞民居》1989,30。

b(圖略).這張俯視照片拍攝于冬季的河南省,下沉式庭院有如麻點般散布在地表。資料來源:卡斯泰爾 Graf zu Castell“Chinaflug”1938,86。

c.(圖略)在山西省平陸縣后王村,一個小男孩正在往下沉式庭院里窺視,對面是磚砌的胸墻和傾斜的瓦片屋頂。資料來源:那仲良攝于1996年。

d(圖略).在山西省平陸縣,在一些有下沉式庭院的村莊里,村民們修建的地上房屋越來越多,下沉式庭院只在個別季節(jié)使用。在其他一些地方,下沉式庭院已經(jīng)徹底不用了。資料來源:那仲良攝于2003年。

顯然,在河南和山西省,在地下開鑿的下沉式庭院能使人回想起典型的四合院。(圖 3.15)(圖略)。四合院中的庭院是由房屋包圍形成的空間,而地下住宅的庭院實際上是最初形成的,是住宅中首先“建造”起來的部分,它的“圍墻”構(gòu)成了房屋的立面,人們再從“圍墻”側(cè)面開鑿“房屋”。因此,從黃土中開鑿出來的下沉式庭院成了一個“有圍墻的”的復(fù)合型住宅,其重要的戶外生活空間暴露于天空之下。在福建省和廣東省,巨大的土制堡壘中有圓形的、梯形的、八角形的、半圓形的和長方形的庭院,在中國其他地區(qū)也有一些圍封型建筑物,雖然不算宏大,但面積也不小(3.16)(圖略)。

圖3.16 a-b(圖略)

a(圖略).這張村莊的俯視圖顯示出各種尺寸和形狀的大型庭院,包括圓形,橢圓形和正方形。資料來源:那仲良攝于2000年。

b(圖略).在福建省南靖縣書祥鄉(xiāng)天羅坑村,山坡上這座單獨的房屋坐落在石基上,墻壁由夯實的泥土構(gòu)成,窗戶位置較高,兩面傾斜的木屋頂上鋪著瓦片,房屋隨著階梯狀的山坡逐漸升高。資料來源:那仲良攝于2000年。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