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辟的言論如同針劑,對于迷茫的人們有立竿見影的指導效果。俞敏洪語錄不見得多么厚重,但足見深刻;不見得多么詼諧,但絕對真誠。這些言語,讓這位本職為英語教師的人不只是一位老師,還成了生命的指導者。
新東方的風格,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俞敏洪的風格。無論是幽默還是勵志,都是俞敏洪在個人奮斗的歷程中深切的感悟,他將這些感悟融入了他的演講,化作一則則生動的小故事,化作一行行警句,精練而寓意深遠。
●人在世界上應該獨立地生存,尤其在精神上要保持獨立;這并不意味著不和別人打交道或不互相幫助。但有人就像藤一樣,總要依賴纏繞于墻、樹,甚至腐朽的木棍才能生存,最后常把樹纏死;人應該像樹一樣,扎根土地,獨立成長,樹與樹之間枝杈相交,那是感情的交流、友誼的問候,但精神就像樹的主干,永遠獨立。
●中國人分成了兩種:一種人在為權力而斗爭,這些人通常是政府官員;另一種人在為權利而斗爭,這些人通常是普通百姓;不管是權力之爭還是權利之爭,都是為了爭取利益。我們不反對有人有權力,但該權力一定要能夠受到社會各權利團體的制約,否則權力集團就會獨霸利益,其他人只能吃“嗟來之食”或喝“西北風”了。
●堅持自己的目標,比如考研。我們可以堅持一次、兩次,成功不成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是否為了成功而付出了努力。
●進步的心態(tài)是一輩子的事情。生命的奇跡是無限的,但前提是進行持續(xù)的努力。
●我們或許不知道能走多遠,但重要的是我們在走。考研就是渴望、向往和激情的體現(xiàn),這種渴望、向往和激情可以把我們引向新的世界、新的風景。目標是不斷在延伸的。困難是肯定的。
●不是困難的大小使我們的生活不同,而是我們對待困難的態(tài)度使各自的生活不同。
●一個人若要取得成功,需要三種商數(shù)起作用:智商、情商和逆商。智商是對知識的學習和領悟,情商是處身人群并贏得別人喜歡的能力,逆商是面對失敗挫折時的樂觀心態(tài)。有逆商的人爬起來的速度比摔倒的速度還要快。智商高、情商低的人適合做獨立創(chuàng)造之事;情商和逆商高于智商的人,適合做在社會上摸爬滾打的事情。
●人生而平等是自然狀態(tài),因為每個人出生時都是赤條條的嬰兒;人生而不平等是社會狀態(tài),因為有人生在權貴之家,有人生在貧困之家,生來社會地位不平等;人沒法選擇自己的出身,但可以通過努力改變自己的命運。人生的起點我們沒法選擇,但人生的終點是我們可以決定的,盡力遠行吧。
●法國著名啟蒙思想家盧梭說過“人生而平等,卻無往而不在枷鎖之中”,我覺得這句話不能夠反應我們生命的真實狀態(tài),真實的狀態(tài)是“人生而不平等,卻無往而不在打破自己生命枷鎖的努力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