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則得,多則惑。
白話文:少取反而能多得,貪多反而會迷惑。
在20世紀80年代,投資方面的另一個天才彼得·林奇拜訪了巴菲特的工作室。他發(fā)現(xiàn)巴菲特的辦公室十分簡單,沒有交易員隊伍,也沒有顯示股價信息的電子屏幕,沒有股票價格圖表,甚至沒有計算機,有的只是一只古鐘和一堆1929年以來的主要財經(jīng)報紙。
作為一個職業(yè)投資者,巴菲特不按常理出牌在資本市場是眾所周知的。這更體現(xiàn)在他的投資風(fēng)格中。在其他人瘋狂投機,一致看好的情況下,巴菲特顯得十分冷靜。在牛市的氛圍中,巴菲特一點都不貪心,賺到足夠的錢之后他立刻就退出來。在他退出之后不久,股市總是會急轉(zhuǎn)而下。
巴菲特的這種另類,并不是因為巴菲特不懂投資常理。恰好相反,他對股票市場有深刻的認識,所以從來不曾奢望通過投機一夜暴富。他只是利用老師教給他的價值投資工具,去尋找股價低于基本價值的股票,然后在基本價值相當?shù)膬r位上出售,而并沒有想去賺取基本價值以上的利益。這樣他就總能買到物有所值的股票,也總能避開華爾街瘋狂的氛圍。
77歲的巴菲特這樣告訴我們:“賺錢不是明天或者下個星期的問題,你是買一種五年或十年能夠升值的東西……很多人希望很快發(fā)財致富,我不懂怎樣才能盡快賺錢,我只知道隨著時日增長賺到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