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不羈小錢求大富

巴菲特之非常道 作者:高先民


三十輻,共一轂,當(dāng)其無,有車之用。蜒垣以為器,當(dāng)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dāng)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白話文:三十根輻條匯集到一個轂上,有了轂中間的洞孔,才有了車的作用。揉捏粘土做成器皿,有了器皿中間的虛空,才有了器皿的作用。開鑿門窗建造房屋,有了門窗四壁中間的空地方,才有了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給人以便利,“無”使它發(fā)揮作用。

中國的文字博大精深,“舍得”一詞可見。先有“舍”,后才有“得”。傳說,古時候有一個鳥癡,天天到林子里去捕鳥。這一天,他幸運地捉住了一只鳥?;丶业穆飞?,恰好遇見一賣網(wǎng)的販子,鳥癡欣喜萬分,萬般懇求,請販子收下自己僅有的那只小鳥,換得一網(wǎng)而歸。因為他知道,林子里還有無數(shù)鳥兒在等他。巴菲特就是這樣一個鳥癡。

“一鳥在手勝過百鳥在林!”巴菲特曾多次引用古希臘《伊索寓言》中的這句諺語,闡述了他的投資概念。

巴菲特剛走出校門的時候,父親和他的老師格雷厄姆都勸說他離開股市,找一份安定并且高薪的工作把自己安頓下來。可是巴菲特卻不愿意當(dāng)一個安安分分的中產(chǎn)階級。他心里一直渴望追隨老師的步伐,渴望能夠在股市叱咤風(fēng)云。

以巴菲特的學(xué)識和能力,完全可以找到一份高薪并且穩(wěn)定的工作,這對于巴菲特而言是一只可以隨時握在掌心的小鳥。股市則是一個充滿成千上萬只鳥兒的森林,巴菲特很可能需要在黑暗中來捕捉這些鳥兒。巴菲特為什么做出這樣的選擇?而且,他甚至愿意自己出錢租那張捕鳥之網(wǎng),他提出無薪為格雷厄姆的公司工作。

對于巴菲特而言,賺取錢財是自我實現(xiàn),證明自己實力的好辦法。鳥癡選擇“捕鳥之網(wǎng)”,放棄唾手可得的鳥兒,那是因為他想要更多的鳥兒。巴菲特放棄大公司的高薪,正是因為他知道從格雷厄姆處學(xué)到縱橫股市的能力,他就能得到更多的財富。而且,在格雷厄姆手下工作,他是在為自己敬重的人工作。這種心態(tài)下會更好地領(lǐng)會格雷厄姆的精神,更容易成功。

這種“不羈小錢求大富”的想法也可以在巴菲特后來的名言中看出些許痕跡。他對自己有一句很精辟的解說:在別人貪婪的時候恐懼,在別人恐懼的時候貪婪。當(dāng)大多數(shù)人都在害怕失去手中的那只鳥(現(xiàn)在的工作)時,巴菲特卻十分貪婪,不愿意被小小的財富牽絆住,他覬覦的是林中的一百只鳥(百萬富翁的愿望)。

我們都有野心,也想得到林中的一群鳥兒。但是真正讓我們選擇“放棄手中的鳥,拿起網(wǎng)捕捉林中的鳥群”時,我們卻開始遲疑:為什么要放棄到嘴的肥肉?林中的鳥能不能捕到?即使可以捕捉到林中的鳥,是不是會很辛苦?有時候我們也不愿意降格,好不容易在好的公司找到一份安定的工作,我為什么要去當(dāng)銷售員呢?所以,很多人選擇“寧為牛后(屁股)”,也“不為雞頭”。

我們大部分的人都有野心,又都不愿意放棄手中的鳥,所以我們大部分人都是不成功的。如果我們愿意放棄手中的鳥去捕捉林中的鳥群,并得到了一百只鳥,這是最成功的。而如果我們能夠安心地擁有手中的鳥并細心照料它,即使我們不能捕到一百只鳥,但我得到了一只大鳥,這是第二成功的。最差的就是那種既不愿意放棄手中的鳥,又沒勇氣去捕鳥的人。這些人在二者之間搖擺,消耗了大量的精力,手中的鳥兒也日見消瘦:工作沒心情,加薪機會忽略不計,升職遙遙無期……

巴菲特的成功有三個要點:不要為了芝麻而忘了西瓜;不管拿到芝麻還是西瓜,都比拿著芝麻想西瓜要好;為自己尊重的人工作,即使他不能給你芝麻,但他會給你西瓜籽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