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會講才會贏》(20)

會講才會贏 作者:(美)彼得·古伯


 

如果獅子無法講述自己的故事,那么只能由獵人來講了

遺憾的是,一些給我們帶來危害的背景故事常常來自別人的口中??雌饋恚@些故事(常常是荒誕不經的故事)令我們無法控制。然而,這些故事也會讓我們忽略我們的風險。

“如果獅子無法講述自己的故事,那么只能由獵人來講了”,這是一句非洲諺語,我希望自己在索尼任職期間就知道這句話。20世紀90年代初,我們必須與之抗衡的獵人是美國的媒體,我甚至還沒邁步之前,他們就已經打磨好了自己講故事的利器。

要知道,那個時代博客尚未誕生,也沒有公司網站或YouTube。作為美國企業(yè)和外界公眾之間唯一的看門人,主流媒體控制著每一個故事的流動和內容。后來日本電氣巨頭索尼收購了標志性的美國公司——哥倫比亞電影娛樂公司,并任命我為首席執(zhí)行官,因此我被描繪成一個出賣美國的典型人物。收購之后我的日本東家便從陣地上撤離了,讓公司繼續(xù)保持美國特色,這因此成為一個意味深長的財經故事。于是我以他們?yōu)榘駱樱姏Q定怎么做就怎么做,我意識到,不要跟媒體的不實報道爭吵。這是我犯下的第一個錯誤。

1995年,在離開公司之后,我與索尼合伙創(chuàng)建了曼德勒——一家多媒體公司,至今已發(fā)展了15年。與此同時,我以為自己已從媒體當前對索尼投資娛樂業(yè)的故事中淡出。然而,正當我辭職之際,時任索尼公司總裁的大賀典雄正在整理公司文件,為升任整個索尼集團的董事長作準備。他宣稱自己“想為跟隨自己的人騰出健康的空間”。因此,在快要結束總裁的任期之前,他批準公司銷賬27億美元,這個數(shù)字在我離開索尼兩個星期前剛剛公布。

這筆錢中的絕大部分是索尼在6年前收購哥倫比亞電影公司時的收購金額。現(xiàn)在,我已作好充分準備,為我在擔任首席執(zhí)行官時所作的決定承擔責任。毫無疑問,在我任職期間,公司在經濟上蒙受了巨大的損失。然而,在銷賬金額中有一部分屬于收購成本,是在索尼收購我們的上市公司和任命我為首席執(zhí)行官之前發(fā)生的。

然而,由于我離開索尼、我的親身參與以及減少資產賬面金額的時機上的巧合,激發(fā)了兩個作者的想象力,他們決定整理成一本書,利用這個家喻戶曉的故事?lián)粕弦还P。我既不想替那本書增光,也不想替它現(xiàn)身說法,于是拒絕了合作的請求。我又犯了一次錯誤。

我的沉默讓那兩個作者得以按他們的方式講述我的故事——后來,我體驗到了這種不利性。該書充斥著我以前的生意伙伴喬恩·彼得斯(Jon Peters)的滑稽舉動,即便他只在索尼待了沒幾天就閃電離職,而我作為首席執(zhí)行官的任期有4年多,而且該書還忽略了在我任職期間公司所取得的許多成就。例如,1992年,索尼影視娛樂公司的營業(yè)收入高達24億美元,比1989年索尼收購哥倫比亞電影公司后提高了33%。的確,在我任職的最后一年公司出現(xiàn)了虧損,但作者沒有提及諸如日元對美元匯率升值的影響因素。單在1993年,由于匯率的波動,索尼影視娛樂公司的凈收入下降了70%。只有神仙才能產生足夠多的票房收入,以抵消諸如匯率上的軟肋等不利因素的影響——就算你不需要面對每年在遺產債務上的3億美元的利息支出,加上自索尼收購之日起長達40年的每年1億美元的“商譽貶損”。

盡管如此,我依然沒有直接反駁這兩個作者的歪理謬論,更重要的是,沒有說出我的版本的故事。相反,我氣急敗壞地責備他們,責備媒體和出版商,甚至責備相信了他們的故事或者傳播了這個故事的讀者。我被他們講述的背景故事所控制了,這是我犯的第三個錯誤。

最后,我突然明白了,我已經從這場游戲中敗下陣來。如果我不能阻止這兩個作者講述和兜售他們的故事,我就應該說出我自己的故事進行反擊!

這個頓悟改變了一切。我不再回避,而是開始正面應對那些詢問,并將對話引導到有關我未來的商業(yè)活動上來。我如果能更加清楚、平心靜氣地更正錯誤的信息,并坦然承認自己曾犯下的錯誤,媒體對我的情緒的影響力就會更小。

如同在我成功之路上所走的其他彎路,這段插曲給了我一個雖不愉快但很有益的教訓:如果你的聽眾過去曾聽說過一個有關你、你的產品或你的服務的消極故事,你最好正視它。著名作家薩爾曼·拉什迪(Salman Rushdie)曾經說過:“沒有控制力的人對那些支配自己生活的故事,不敢復述它、反思它、解構它、拿它開涮或隨著時間的改變而改變它,實際上是一種無能為力的表現(xiàn),因為他們不能挖掘新的想法?!币坏﹩适Я藢ψ约汗适碌目刂?,你需要雙倍的努力才能重新找回這種控制力。

在當今的數(shù)字媒體時代,這個教訓顯得更加重要。當消極故事在網上開始流傳,迅速改變故事的說法變得迫在眉睫。因此,在2009年年末,當博客上紛紛開始講述一個具有潛在危害的故事,矛頭直指理查德·羅森布拉特,認為他的新企業(yè)“需求傳媒”(Demand Media)是數(shù)字內容創(chuàng)作的“垃圾站”時,他立即采取行動,召集團隊使出渾身解數(shù)修改故事的說法,將自己的企業(yè)重新定位成英雄的角色。

爭論圍繞需求傳媒網羅了超過一萬名自由寫手、在一天內生產4 000篇原創(chuàng)文章展開。反對一方的觀點認為需求傳媒是個“文字工廠”。《連線》雜志上刊登了一篇文章,將需求傳媒的生產系統(tǒng)同20世紀初期亨利·福特的汽車生產線相對比,自此爭論的大戲真正上演。文章的內容在雞尾酒會和晚宴聚會上被頻頻提起,并在公司內部慢慢流傳開來。和我不同,羅森布拉特明智地抓住了攻擊者的弱點進行反擊,為自己翻盤。

羅森布拉特當時對我說:“亨利·福特沒有透露他的生產線的內部運作機制,這是個秘密。我想告訴那些批評家我們是怎么做的,對他們發(fā)出質疑。我們的平臺每月為30多億次談話提供支持。需求傳媒的另一端所連接的是成千上萬個內容創(chuàng)作者,他們會告訴你需求傳媒是他們、他們家庭和他們事業(yè)的英雄。我要發(fā)布一個告示反映這些創(chuàng)作者的故事,向這些批評發(fā)起反擊?!?/p>

羅森布拉特對我說,起草這樣的文件困難重重,因為它不但需要成為一個指導原則,讓他的團隊在提供官方說法時有據(jù)可依,還不能對他們在轉述或進行單獨討論造成限制。告示的首要任務是反駁“文字磨坊——亨利·福特的故事和近來對我們的詆毀”,同時還需要全面、深入地反映需求傳媒的經營業(yè)務。

告示的最終目標不是為了改變批評者的看法,而是替需求傳媒的最寶貴的聽眾——它的內容創(chuàng)作者和消費者說出他們的話。“我們可以回去參考它,而它還能成為未來更多事情的依據(jù)。它是螺旋式的,但是根據(jù)我們的主張螺旋式上升,而不是他們的?!绷_森布拉特說。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