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這個人很嘮叨”
小明今年6 歲了,平時很乖巧,很是招人喜歡,可就是有一個毛病,吃飯時不好好吃,吃幾口就要去玩一會兒,而且總剩飯。
這天,奶奶又追著小明喂飯了。
“來,寶貝,還剩一點了,使使勁,吃了它,吃完再玩?!?/p>
“不嘛,奶奶。我不吃了,我已經(jīng)吃飽了?!毙∶饕呀?jīng)不想再吃了,邊說邊躲著奶奶。
“好孩子,聽話,把這些吃了,吃了之后好長得壯壯的,多吃飯,很快就能變成小男子漢了。來,乖,先吃一小口?!蹦棠套妨松先?,繼續(xù)勸小孫子。
“奶奶,我真的吃不下了,我不吃了。”小明依然不想吃。
“這孩子,不吃不就浪費了嗎?來,快吃?!蹦棠倘匀粓猿?。
“就那一口飯,扔了又能怎樣?”看來小明是真的吃飽了,他平時是不愛浪費東西的。
“唉!現(xiàn)在的孩子,越來越不懂得珍惜糧食了。來,你過來,奶奶給你講講我小時候?!?/p>
小明很不情愿地走了過去,他知道,奶奶的教育課又要開始了。
“奶奶小時候啊,可沒現(xiàn)在的生活好。那時候家里很窮,窮到什么樣子?
都吃不飽飯。那時候哪有米飯吃啊,吃的都是玉米面的餅子。可就是玉米面餅子有時候也吃不上。記得是六幾年的時候,全國饑荒,那時候只能吃草根,有時候草根也沒有……”
一個小時過去了,小明睡著了,奶奶還在講,她講得很投入,完全沉浸到了回憶里,根本沒有發(fā)現(xiàn)小孫子已經(jīng)睡著了。
小明和奶奶的關(guān)系很好,從小由奶奶帶大,晚上也總是跟奶奶睡,可就是怕奶奶給他講“道理”。每次奶奶要給他講的時候總是找借口溜開,有時候跑不掉了,就只好坐下來聽,多數(shù)都是聽著聽著就睡著了。
奶奶平時便有嘮叨的習(xí)慣,看到自己不滿意的事情,總要說上一番。
時間久了,兒子女兒都不愿和她說話,嫌她啰唆,每當(dāng)奶奶要開始講道理的時候都會趕緊走開。無奈,奶奶就只好經(jīng)常和小明聊天,可時間長了小明也感覺不耐煩了。
現(xiàn)實中,每天都在發(fā)生著類似的事情,有的發(fā)生在祖孫之間,有的發(fā)生在父子之間。人到一定的年齡之后都喜歡回憶,老人更是喜歡把記憶中的事情用語言表達(dá)出來,但困擾他們的是沒有聽眾。
我們也會經(jīng)常聽到子女們抱怨,說自己家的老人變得更嘮叨了。
生活中,無論是祖輩還是父輩,大多數(shù)的家長在孩子面前都是有些嘮叨的。這種嘮叨無關(guān)性格,完全是出于對孩子的愛,對孩子的不放心。
所以,子女眼中的父母的那份嘮叨,在父母眼中應(yīng)該用另一個詞來替換才更準(zhǔn)確,那就是囑咐,這種囑咐是一份牽掛。
因此,讓家長完全戒掉嘮叨的習(xí)慣似乎很難,因為對他們來說戒掉嘮叨首先要戒掉的是自己對孩子的那份關(guān)愛。
但這個問題并非無解,說到底,嘮叨也只是愛的表現(xiàn)形式之一。那么,何不換一種形式呢?
案例中的奶奶,顯然是想通過自己小時候的故事,來教育小孫子不要浪費,她的出發(fā)點是好的,也的確應(yīng)該讓孩子從小就懂得節(jié)約。不過她選擇的故事顯然有些不恰當(dāng),孩子的內(nèi)心是簡單的,那里面空間很小,只容得下快樂,也應(yīng)該只有快樂才對。那么沉重的話題,孩子的內(nèi)心是負(fù)擔(dān)不了的,難以引起他的興趣也就很正常了。
在給孩子講道理、舉例子的時候,家長不妨換個思路,以一種孩子喜歡的方式來跟他說或許效果會更好些。就拿案例中的這位奶奶來說,不妨把故事講得輕松一些,可能她不會去編故事,只能按照自己曾經(jīng)歷過的或者是看到和聽到的來講。但我們換一種形式或許就會完全不一樣了,比如她講的那個故事我們可以換成這樣:
從前有一只小老鼠,它平時不愛干活,到了冬天后就沒有糧食吃了,只能吃一些凍死的植物的殘根……故事還是那個故事,只不過把故事中的人物換成了一個小動物,這樣一來,小孩子的心中便充滿了好奇,同時再加上一些輕松的語氣,效果肯定要好得多。
老人們千篇一律的故事,時間久了,肯定會讓聽的人感覺到疲勞和厭倦,可是讓他們不去回憶也是很難的,這時就需要找一個平衡點。
現(xiàn)在我們來看看,張奶奶是怎么讓小孫子接受自己的“嘮叨”的:
張奶奶的小孫子叫奇奇,今年5 歲了,小家伙從小跟著奶奶長大,兩人的感情很好,張奶奶沒事的時候就給小孫子講自己過去的事情:
“我5 歲的那年,家里出了一件事情?!?/p>
“是不是您自己養(yǎng)的小貓走丟了?”奇奇問道。
“這個故事給你講過了嗎?”張奶奶看到孫子的反應(yīng)后問道。
“嗯,上周給我講過的,說是養(yǎng)的一只小花貓丟了,你很傷心?!逼嫫嬲J(rèn)真地答道。
“哦,那咱們就換一個,這次不講奶奶的故事了,講隔壁李奶奶的故事好不好?”張奶奶發(fā)現(xiàn)問題后馬上決定換一種講法。
“好?!逼嫫媛牭胶髞砹伺d致。
“李奶奶5 歲的時候,家里發(fā)生了一件事情,你猜是什么?”張奶奶問小孫子。
“貓丟了。”奇奇下意識地答道。
“不對,她養(yǎng)的一只小白兔不見了?!?/p>
“那后來呢?”奇奇好奇地問道。
“后來啊……”
張奶奶講的還是那個故事,一樣的時間,一樣的情節(jié),只不過是換了一個人物、換了一種稱謂而已,但小奇奇就像第一次聽這個故事一樣。
孩子還沒有自己的思維能力,只要不是完全的重復(fù),他們是不會輕易地感覺無趣的。因此,在我們沒有那么多故事情節(jié)可講的時候,換一種方式未嘗不是一種很好的選擇。
小結(jié) 嘮叨的背后是一種牽掛,牽掛的背后就是家長的一顆拳拳之心了,這顆心對孩子是絕對敞開的,也是完全無私的。但有時候卻招致孩子的反感,究其原因,無外乎方法出了問題,改變一種愛的方式,你的世界或許會更加開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