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參謀本部的一位軍官回憶說,在南京陷落前的那些日子里,認為“日本應當不承認蔣政權的論調(diào)甚囂塵上”。而參謀本部內(nèi)反擴張主義派則擔憂:“撤銷對蔣政權的承認會使它陷入極端絕望的境地,它將會拼死地同日本作困獸之斗。這樣,不管我們是否摧毀了它,結果都會使中國長期分裂……即使在長遠的將來它也還會是一個消耗帝國力量的無底洞。何況,這還會引起英美對整個遠東的覬覦。”〔38〕
南京的陷落助長了日本政府內(nèi)認為自己是不可戰(zhàn)勝的聲浪,重新提出的和談條款相當苛刻。日本追加的“基本條件”為:“(1)中國必須放棄它的親共的以及反日的和反滿洲國的政策,并且與日本和‘滿洲國’合作,執(zhí)行它們的反共政策。(2)在有必要的地區(qū)建立非軍事區(qū)和特殊政權。(3)日本、中國和滿洲國之間締結關于在經(jīng)濟上密切合作的協(xié)定。(4)中國償付日本所要求的賠款?!钡聡v日大使狄克遜在給德外交部長的密電中還談到了日本外務大臣向他另外宣讀了下面的聲明:“假如中國接受這些基本條件,她必須以行動——反對共產(chǎn)主義——來表示她的誠意。蔣介石須在規(guī)定的時期內(nèi)派遣和平談判的代表至日本所指定的地點。日本希望在本年底左右獲得答復?!痹诖巳毡景褧r間也規(guī)定死了,已經(jīng)像在下最后通牒的樣子。對此,連狄克遜都認為很難設想中國人會接受這些條款,他認為日本領導人并不期望對方接受新的條款,以便他們有借口來繼續(xù)進行其消滅國民黨政府的戰(zhàn)爭。
12月26日晚,陶德曼將這些“基本條件”交給了孔祥熙(因蔣介石患病),并作了口頭說明。陶德曼在當天給德國外交部的急電中說:“當我向他們宣讀日本的條件的時候,孔和蔣介石夫人都極為驚恐?!?6日,蔣介石在日記中說:“日所提條件如此苛刻,決無接受余地?!痹?7日舉行的最高國防會議中仍有人主張和談。蔣介石認為:
近日,各方人士與黨中重要負責同志均以軍事失敗,非速求和不可,幾乎眾口一詞;殊不知此時求和,無異滅亡,不僅外侮難堪,而內(nèi)亂益甚,彼輩只見其危,不知其害;不有定見,何能撐此大難也?!?9〕
蔣介石在日記中還說:
倭寇所提條件,等于征服與滅亡我國;與其屈服滅亡,不如戰(zhàn)敗而亡,當即嚴詞拒絕作答。〔40〕
于是,蔣介石采取了拖延的辦法,直到1938年1月13日向日本表示,要求日本方面對每一條款作具體說明。當時日本的形勢是:“日本政府中有一部分人,自從十二月攻占南京前后,由于對中國政府態(tài)度不明表示不滿,就在十二月十四日成立了華北臨時政府,王克敏就任了政府主席,于是一種頗有勢力的意見抬起頭來:把臨時政府扶植起來,將來發(fā)展成為中央政府,和平談判不以蔣介石政權為對手?!薄?1〕
蔣介石13日的表示是由外交部長王寵惠告訴陶德曼的,王對陶說:“經(jīng)過適當考慮之后,我們覺得:改變了的條件太廣泛了。因此,中國政府希望知道這些新提出的條件的性質和內(nèi)容,以便仔細研究,再作確切的決定。”日本認為這是“拒絕的答復”,于是在1938年1月15日決定“陶德曼調(diào)停”結束。
蔣介石認為日本此舉已使其自陷絕境,他在當天的日記中寫下了自己對日本逼降政策的感受:
此一星期中,敵人以宣戰(zhàn)、否認我國民政府與繼續(xù)軍事行動等等威脅逼迫,無所不至,可云極矣!以余視之,不值一笑。無論其出于如何舉動,皆不能動搖我抗戰(zhàn)之決心及最后勝利之信心。
彼求和不得、進退維谷之丑態(tài),日益畢露矣!盍不早日覺悟,明言撤兵之為得也。日本無政治家,無領袖,其國之危,亦可惜矣!〔42〕
1月16日,日本政府發(fā)表聲明,即第一次近衛(wèi)聲明,宣稱“帝國政府今后不以國民政府為對手”,日本政府和蔣介石政府的正式外交活動就此結束。17日,德國外交部給德國駐華大使館密電:“鑒于日本的聲明,我們認為我們的遞信員的身份目前已經(jīng)終止。”18日,日本政府又發(fā)表了一個意在“否認”和“徹底抹殺”國民政府的強硬補充聲明:“所謂‘今后不以國民政府為對手’較之否認該政府更為強硬……意在否認國民政府的同時,把它徹底抹殺?!比毡緩V田外相還向美國駐日大使格魯暗示:這種措施不僅是斷絕外交系,而且意味著漢口的國民政府已經(jīng)不代表中國,日本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承認以華北政權為中心的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