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生產的縱向一體化:市場失靈的考察(5)

交易成本經濟學 作者:(美)奧利佛·威廉姆森


但是,契約不完備性的風險的存在,可能阻礙從大的分散化的組織那里購買。關于這一點的 理想 契約的討論,見Arrow(1965,p 52~53)。

C 戰(zhàn)略誤傳的風險(StrategicMisrepresentationRisk)

契約的不完備性源于事前而不一定是事后的不確定性。如果兩方面的不確定性都存在的話,存在著嚴重的戰(zhàn)略誤傳的風險。不僅未來是不確定的,而且對于一個外部代理人來說,除非花費巨大的代價,否則要準確地證實那時候已經顯露的情況,或許也是不可能的。內部化的優(yōu)勢在于企業(yè)在事后獲得相關的數據是有優(yōu)勢的,它降低了利用不確定性來進行機會主義行為的動力,并且企業(yè)的控制機制使得企業(yè)的活動更有選擇性。

1 支持一體化的情況

考慮到戰(zhàn)略誤傳的風險,可以找出支持一體化的三種情況,而且可以得出一體化反競爭的兩個潛在后果。

(a)道德風險。該問題源于激勵的不協調和不確定性的結合 或者,正如Arrow(1969,p 55)所說,它源于 風險和決策的混淆 。為了說明這一點,讓我們來考察締約問題,它的有關最終成本和/或績效的條款都是不確定的。在此情形下,一種可能是由供給方來承擔不確定性。但是供給方只會接受這樣的固定價格契約,在這一價格契約中,作為高度不確定性的特定結果,對價格需附加上一筆風險溢價。假定買者認為這筆風險溢價是可觀的,那么也許他會考慮來自己承擔這一風險。通過提供一種成本加成的契約(cost pluscontract),風險很容易被轉移。但是這種契約會削弱供給者實現最低成本的動力;而且供給者會重新配置他的資產,來做一些不利于成本加成契約的其他工作。

因此,即使承諾是自我實施的,即使可以通過制度來使得對于風險承擔和契約履行的區(qū)分是最有效的(即成本加成契約具有理想化的特征),可是利益的差異還是阻礙了專業(yè)化。至少,買者會要求監(jiān)督供給者的工作。因此,與能充分估計產品績效的固定價格契約相比,成本加成契約因為使買者承擔了低效率(高成本)的契約執(zhí)行風險,這就要求買者對投入和產出都進行評估。

內部化并沒有排除對投入進行評估的需要。進一步地說,內部化在投入監(jiān)督上的優(yōu)勢在于管理控制系統(tǒng)能很容易地區(qū)別開投入的差異。而按照常規(guī),外部的代理人很難求助于內部的控制機制,因為對于契約提出的修正需要征得締約者的同意,而且還要受到很大的限制;買者想隨意地使用締約者的內部控制機制(包括雇員的有選擇的使用、提升、報酬體系和內部資源的配置過程)一般是不可能的。考慮到局外人對于投入監(jiān)督的成本和缺陷,買者可能會選擇自己來承擔風險和完成工作。這樣,通過后向一體化,本來是通過市場進行的交易,就被買者內部化了,而這并不是由于不確定性的緣故。這樣就形成了內部采購的成本型契約。

(b)外部性/損害(imputation)。是否存在外部性問題需要進行兩方面的考察。首先,是否進行了可靠、明確和 適當 的產權安排?第二,損害的成本和收益的會計費用是否真實?如果對這兩個問題的答案分別是肯定的和否定的,那么可占用性問題就不會是縱向一體化的原因。然而,如果這些條件不能滿足,那么一體化就成為必要了。

產權的安排問題將在后面的E部分討論。在這里我們假定已經實現了有效的產權安排,僅僅考慮損害的成本和收益方面的支出問題。但這事實上又是更為嚴重的問題。損害的巨大花費使得進行精確的計量非常困難,從而將模糊性引入了交易之中。甲方是否影響了乙方?如果是,影響程度又有多大?由于缺乏客觀的、低成本的計量標準,可以預料,相互對立的利益會使得雙方對這些影響做出不同的評價。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