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想想20年以后,你可能連昔日費心攀比的人是誰都不會記得了,對于這些無關緊要的人,你值得讓自己這么痛苦嗎?
嘗試著去做下列事情:試著去和悠然自得的人做朋友,告訴他們你多羨慕欣賞他們的瀟灑和不在乎;去和與你很不一樣的人打招呼,告訴他們你想請教一下他們的生活態(tài)度,告訴他們你的害怕;然后最重要的是去找三個成績遠不如你的同學,問問他們需不需要幫忙。
生命中可以安心投入的是什么?你如此投入地想要一個好成績,卻沒得到安心反而患得患失,或許你應該選擇投入地尋找“安心”吧!每天在與人的接觸中,情感的流動中感受人與人之間的互信、互助、互愛,也許安心就在其中也不一定。
也許你認為別人也是這么看待你的,其實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都具有一種反射性。你怎么對待別人,別人就會怎么對待你;如果你覺得別人把你當作對手,那很可能就是因為你首先把他們當作了對手;如果你希望別人友善地對你,那你就必須踏出第一步,友善地對待他們。
《給中國學生的第三封信》不止是空有一些理論,它有具體的一些實踐方式。我建議你對人際關系制定一些小小的目標,例如和同學打招呼,主動和他們談話,約他們出去游玩,主動提出一起讀書和討論的建議,主動提出以你自己的強項去幫助他們,然后一步步推進你們的關系。
最后,我希望你能一步步地進步,然后把你的進步發(fā)在這個論壇,與其它朋友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