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八、善謀(1)

兵商如鐵 作者:房秀文


“兵者,詭道也。上兵伐謀?!鄙虉鋈鐟?zhàn)場,追求的都是“利”的最大化。一個成功的企業(yè)家,一定是高明的謀略家。尤其從原始的資源競爭進入到現在的智本競爭,謀略的作用,往往是關乎全局成敗的。

在中外軍事戰(zhàn)史上,“四渡赤水”是一個赫赫有名的經典戰(zhàn)役。赤水之戰(zhàn),在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巧妙指揮下,連續(xù)運動,穿插迂回,甚至不惜放棄走弓弦而走弓背,將幾十萬國民黨軍隊早已部署好的陣腳,攪得亂作一團,不但在戰(zhàn)爭中,取得了殲滅和擊潰敵4個師、2個旅零10個團,俘敵3600余人的輝煌戰(zhàn)績,而且徹底粉碎了蔣介石企圖圍殲紅軍于川黔滇邊境的狂妄計劃,最終取得了從實施戰(zhàn)略轉移以來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

“四渡赤水出奇兵,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從這里開始,以毛澤東為代表的老革命家和軍事家,徹底掙脫了“軍事教條主義”的桎梏,開啟了革命戰(zhàn)爭謀略文化的源頭,給我們這支人民軍隊的軍魂注入了新的內容:“善謀”——勝在戰(zhàn)之先,贏在高超處。

人民解放軍擁有的這套革命戰(zhàn)爭謀略文化體系,具有以下鮮明的特點。一是文化底蘊深厚。既繼承了中華民族5000年優(yōu)秀的謀略思想,又融入了人民戰(zhàn)爭成功的新鮮經驗,還吸收了世界先進的謀略理念,可謂歷史悠久,博大精深,豐富多彩。二是在全局上謀篇。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戰(zhàn)爭,是人民戰(zhàn)爭。為崇高理想而戰(zhàn),為民族獨立而戰(zhàn),為國家富強而戰(zhàn),立意之高,參與之眾,氣勢之大,應該說都是舉世無雙的。因此,在此基礎上形成的革命戰(zhàn)爭謀略文化的最大特點,就是善于在全局上謀篇,占領制高點,形成勢如破竹、雷霆萬鈞之勢。三是充滿唯物辯證主義思想。以毛澤東為代表的無產階級軍事家,同時也都是無產階級革命家。馬克思主義,是他們的政治信仰;辯證唯物主義,是他們的利器。他們順理成章地將其中的立場、觀點和方法,運用于指揮軍事的實踐中,創(chuàng)立了充滿唯物辯證法的革命戰(zhàn)爭謀略文化體系。四是一切從實際出發(fā)。有什么條件打什么仗,遇到什么情況打什么仗,一切從實際出發(fā),是革命戰(zhàn)爭謀略文化的“魂”,是最珍貴的地方,也是與其他戰(zhàn)爭謀略文化的根本區(qū)別。我軍為什么在各種戰(zhàn)場上都能做到出神入化,揮灑自如,就是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完全按客觀規(guī)律辦事。五是廣泛的群眾基礎。我軍在革命戰(zhàn)爭中形成的謀略文化,不是束之高閣的學術成果,也不是少數人頭腦中的神秘之物,而是體現在廣大官兵的實際行動中。所有看過電視劇《亮劍》的觀眾,可能都會有這種認識。

充滿神奇的革命戰(zhàn)爭謀略文化,自然哺育出了充滿神奇謀略頭腦的革命軍人,所以,靠謀略取勝,就成了軍旅企業(yè)家的一大特色。我雖然沒當過軍事干部,也沒有接受過槍林彈雨的洗禮,但長期的軍事新聞工作實踐,也給我提供了足夠的學習和接受環(huán)境熏陶的機會。所以,我一直認為,我的軍事謀略素養(yǎng)也不比別人差。因此,走進商場,我也和廣大軍旅企業(yè)家一樣,追求謀略取勝。根據這個理念,在確定第一個戰(zhàn)略項目時,我力求——

故事8:在制高點上炸響

如果說商場如戰(zhàn)場,我覺得運作項目更像組織打仗,突破口選在哪里?戰(zhàn)斗怎樣打響?火力如何配置?事先都要進行認真的分析和謀劃。否則,一開始可能就會陷入被動,為今后發(fā)展埋下不可換回的敗筆。

內蒙古創(chuàng)業(yè)應該從哪里開始?深入溝通、融合和調查研究的結果表明,擺在我們公司面前的至少有這么幾條路可走。第一,搞房地產開發(fā)。就當時來講,這個領域在當地的發(fā)展空間是很大的,尤其是“舊城改造”,其中的利潤可謂非常豐厚?,F在,呼市已經建設得非常漂亮,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是,當年我們去的時候,卻是比較落后的。很多樓宇建筑,都是若干年前的,殘破不堪;大大小小的街道,道路高低不平,坑坑洼洼,和改革開放中的省會城市是極不相稱的。為了對舊城進行改造,市委、市府下了很大決心,除給了非常寬松的優(yōu)惠政策之外,還給了非常強力的行政支持。他們希望能有外來的企業(yè),運用自己的經濟實力、先進理念和先進技術,對其進行高檔次的系統(tǒng)改造,建設一座現代化的“塞外名城”。對于這個領域,我們不僅進行過較為詳細的考察,而且實際上也已經初步介入,例如對“三條街”和“一個文化市場”的改造,基本上形成了合同框架,如果接著干,應該是輕車熟路,馬上就可以見效,我也的確為此動過心。第二,搞資源開發(fā)。商場上很多人都清楚,資源在誰手里,市場主動權就在誰手里;誰占領了今天的資源,誰就拿到了明天市場的“刀把子”。基于這種認識,我們也動過開發(fā)資源的念頭,特別是對紫砂陶、麻黃素、肉蓯蓉等這些具有獨特優(yōu)勢的資源,不少我都做過專項調查,有的也寫出了可行性報告,如果要做這方面的項目,應該說基礎比較扎實,而且起步比較早,機會抓的也比較好。因為當時內蒙古的各級政府正在大力支持投資商搞資源開發(fā)。第三,搞貿易。內蒙古既然有那么多、那么好的資源,就一定能生產出品質上乘的產品來。但是,由于過去當地群眾受舊觀念束縛,市場意識不強,運作經驗不足,再加上區(qū)位環(huán)境上構成的障礙,導致了很多好的商品賣不出去。如果我們涉足這個方面,來建一個內地和邊疆商品互補的貿易通道,前景應該說是很不錯的。而且,內蒙古有著特別的區(qū)位優(yōu)勢,我們還可以利用這個難得的條件,殺進歐盟市場,發(fā)展國際貿易。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