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嚴格的實驗科學意義上說,石油完全可以“人工生產(chǎn)”。理論上任何含碳的有機物質(zhì)都可以人為施加合適的極端條件而再生出油來。通過模擬自然界生成石油的過程,人們在實驗室中利用高溫解聚反應早已生成出“人造石油”,況且,人造石油的原料可以囊括從動物內(nèi)臟到廢舊輪胎,再到薪柴秸稈等等五花八門的有機物質(zhì),其品質(zhì)也幾乎與自然界開采出來的石油液體相差無幾。這相當于地球積億萬年之功才結(jié)出的果實,人類不用等那么久,而只需短短的幾周就同樣可以完成,意義自然非凡。但越是意義非凡的事物,可能產(chǎn)生的問題往往也越多,人造石油就是如此,其致命的缺陷就在于投入與產(chǎn)出比上。這種收益與代價之間嚴重失衡的矛盾難以調(diào)和,以至于成為了人造石油在大規(guī)模應用方面逾越不了的鴻溝。試想,野外開采的石油是大自然費盡周折“耗時耗力”制造出來的,而現(xiàn)在人類幾乎不花代價,或者以很小的代價便從自然界“掠取”而來。我們可以因掠取這個詞匯聽起來不入耳,或者為自身解脫,便自我標榜為大自然的奉送或饋贈。但無論怎樣認定,石油總是流進了人類的社會生活。從自然界獲取滿足人類需求的充足石油資源,這條路在一段時期內(nèi)可以行得通,而且看起來還很寬闊,但坐吃山空的日子總有終結(jié)的時候。石油的枯竭則意味著這條路將走到盡頭。當人們被迫另辟蹊徑,轉(zhuǎn)而依賴從實驗室或工廠里人工制造石油時,困難才真正凸顯。且不說人造石油的原料來源與收集等問題,僅考慮生產(chǎn)制造過程中所需要的能源消耗代價,恐怕就是難以承受的沉重負擔。我們享受石油帶給生活的便捷與輕松時,不覺得有過重的負擔,那是因為地層中本來就存在著高溫、高壓環(huán)境。大自然通過自身的“調(diào)配”代替人類承受了這一代價。輪到我們自己來生產(chǎn),這種代價想必將難以轉(zhuǎn)嫁了。如果我們以耗費一桶石油以上的能量代價轉(zhuǎn)而制造一桶石油時,這意味著什么呢?這種得不償失的“買賣”如何能長久地做下去呢?事實上,人工制造石油時所需要的高溫、高壓等極端環(huán)境條件都需要我們極力營造,這都是以極高的能源消耗為代價的。因而最后得到的結(jié)果很可能是,我們不僅耗費了比獲取的石油多得多的能源,而且犧牲了所用原料的其他資源效用。更無奈的是,我們費盡心力制造出來的石油,相對于龐大的需求而言,簡直是杯水車薪,這又如何填滿人類社會對石油日益膨脹的“胃口”呢?由此可見,人造石油這個“買賣”確實不劃算。從自然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層面上說,石油是不可再生的,情況正是如此。
從本源上說,石油和稻米是相同的,它們都來自于太陽的光芒。但兩者又有所不同,這就在于稻米是可以廉價地種出來的,今年采收完了,只要繼續(xù)播種,來年又可以繼續(xù)采收;如果今年歉收,還可以增加耕地,這樣來年的產(chǎn)量就會上升,就能夠滿足社會需求;而石油則不同,如果石油被開采殆盡了,來年是無法再廉價地生產(chǎn)了。而且即使再生產(chǎn)出來,通常也滿足不了需求。我們?nèi)祟悓@些問題心明如鏡,但真正開采使用時卻總是恍若不見。為了不等到下一個億年后地球重新生產(chǎn)出石油,也為了在未來的日子里放緩石油枯竭的速度,減少石油的開采和消耗看起來是人類亟需、而且應該切實履行的義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