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這么大,黃帝陵卻那么小,小到讓我驚訝。因為想象中,它應該是很大、很氣派、很巍峨的那種,或狀如圓丘,或狀若覆斗,占地多少多少畝,方圓多少多少里,用了多少多少年,耗費多少多少人力物力財力,拉動多少多少GDP,還應該有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陪葬墓,文臣武將,王子皇后,眾星拱月地分布,因親疏而遠近不同,因功德而大小適中。然而,我面前的黃帝陵就是這么小,這么普通,這么孤獨,一如星羅棋布在黃土高原上的那些來歷明確或者模糊的黃土丘。
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將,陜西的黃土埋皇上。這幾天,越過秦嶺,馬不停蹄,從飄雪的周原開始,到陽光的唐代結(jié)束,我看過了太多的陵墓,從驪山陵的繁復威風、雄視天下,到秦二世皇帝陵的猥瑣局促、凄切孤單,還有漢陵的宏偉,唐陵的雍容……
看過了那么多死因蹊蹺的王子公主,結(jié)局慘烈的忠臣勇將;看過了陰謀、沉冤、篡位、株連;看過了無數(shù)永不見天日的故事:纏綿的愛情,悱惻的相思,絕望的背叛,冷酷的殺戮……還有那些為了掩飾而顯得過分豪華或倉皇的葬禮,地宮中精美的隨葬品,甬道里斑駁的壁畫,肢體殘缺的遺骸,深深嵌進年輕顱骨中的青銅箭鏃。
這些天里,春秋,戰(zhàn)國,統(tǒng)一,分裂,我看夠了一個個王朝由盛而衰的過程,腦子亂亂的,心中堵堵的,滿是些禍福相隨、物極必反的哲學,也有淡淡的疲憊和微微的厭惡。
正是帶著先入為主的印象和司空見慣的眼光,還有反正來了,好歹到此一游的情緒,我有一些慵懶,有一些散漫,甚至有一些冷漠地走上寒寂的橋山,心想無非再多見識一番豪華和鋪張,特別是山下新老兩座軒轅廟的恢宏,進一步支持和強化了我的這種印象。
但是,我錯了。
黃帝陵的樸素和簡單,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
一抔黃土,八萬株柏樹,清新的空氣,初春早晨的陽光,堆積在樹林幽暗深處的殘雪。沒有鳥語,亦無人跡,山坳里,森森古柏中的黃帝陵,就這樣猝不及防地呈現(xiàn)在我面前,讓我微微一怔,繼而深深感動。
當年該是多好的節(jié)約型社會??!簡樸的葬禮,小小的墳丘,隨葬品也就是幾個瓦罐,裝滿了五谷,還有三兩件農(nóng)具,見證著勞動。來源于黃土又歸還給黃土,天道自然,兩袖清風。
就這樣上行下效著,山高水長著,厚德載物著,民風淳厚著,差不多一直延續(xù)到了夏商周。
什么公款吃喝,公車私用,能源危機,環(huán)境污染……通通還在遙遠的五千年以后。
那時候的黃河源遠流長、水族興旺,那時候的黃土地風調(diào)雨順、物產(chǎn)豐饒,那時候的軒轅黃帝其實就是農(nóng)耕部落的頭領(lǐng),不脫產(chǎn)的干部,相當于早年的生產(chǎn)隊長,連公社書記都算不上,祭祀的時候裝個神,日食的時候弄個鬼,看天下地,戴月收工。
辛苦了一輩子,累死了,病死了,老死了,往黃土里一埋,簡約到《史記》中僅用6個字記載:“黃帝崩,葬橋山?!?/p>
麥子成熟,谷子豐收,子民們想先帝了,就帶上新麥做的饅頭,新釀的米酒,相約到橋山,哭一場,種柏樹;再想先帝了,帶上新麥做的饅頭,新釀的米酒,相約到橋山,哭一場,再種柏樹。日積月累,竟把五千年的歲月種得蒼翠沉郁,把傳說和神話種得枝繁葉茂,令人羨慕,也讓人欷歔——為這樹的持久,人的短壽。
這一對比,就把歷朝歷代一律視死如生,崇尚高丘大墓、深坑厚葬的帝王將相們,通通比得猥瑣和膚淺起來。事實上,正是因為葬禮的鋪張,陪葬的豐厚,終于引得盜賊猖獗,十墓九空,枉留下一個個高高的封土,把奢侈和狂妄鐵證如山地招供在三秦大地上,落著薄薄的新雪,長著稀稀落落的樹,寒風中,有衰草在搖。
今天早晨,小小的黃帝陵同樣蓋著薄薄的雪,卻沒有虎視眈眈的威嚴,沒有雄踞天下的霸氣,沒有開疆拓土的野心,沒有大興土木的工程,沒有勞民傷財?shù)恼儯瑳]有故弄玄虛的詭秘。它是如此本分,如此低調(diào),如此收斂,高僅僅3米,圍不過丈余,但是我卻并沒有感覺到小氣和寒酸,相反的,滿山的古柏已經(jīng)足夠飽滿地營造出了亙古不變的肅穆和大氣。
這其實是一種帶有壓迫感的氛圍,它在追究著,盤問著,等待著。它想知道,這個民族后來怎樣了,還是完整的一家人嗎?打沒打架,眼角的傷是怎么回事,能不能重整旗鼓?該為這個民族做些什么,能做些什么,已經(jīng)做了些什么?
站在黃帝陵前就是這樣,心變得包容了、誠懇了、簡約了,沉重的包袱被卸載了,輕浮和調(diào)侃不見了,驕傲的頭顱謙卑了,醍醐灌頂了,大徹大悟了,同胞相逢,血濃于水,一笑泯恩仇了。
不一定要跪下來,不一定要焚香膜拜,不一定要電視轉(zhuǎn)播,不一定要儀仗隊和紅地毯,但是必須得在心里真誠地說,我的先帝,我來了,我來看您了。
閉上雙眼,伸出雙手,調(diào)整好呼吸,這時候,如果有足夠的虔誠,足夠的靈性,就會感受到遠古的風,從黃河的某個灘涂上徐徐吹起,會看見無數(shù)的面孔從黃土中緩緩浮現(xiàn),他們熟悉又陌生,親切又平淡,他們和兵馬俑的表情,和黃土高坡上正在播種或收獲的農(nóng)民的表情,和今天匆忙或悠閑地行走在西安街頭的男男女女的表情幾乎一模一樣。這是血脈傳承,幾千年不變的臉??!幾千年的分分合合,幾千年的喜怒哀樂,幾千年不斷重復的表情。
這是黃帝的表情,這是華夏民族的表情。
而我的臉上,不是雨水,我知道,是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