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清醒的企業(yè)(9)

高效能人士的七項修煉 作者:(美)弗雷德·考夫曼


 

不清醒的態(tài)度

 企業(yè)不清醒源于三種態(tài)度。這三種態(tài)度滋生了“有毒”的企業(yè)基層組織,從而對企業(yè) “非個人”“交際”及“個人”三個維度造成災難性后果。

怨天尤人是指一旦遇到困難,不是找自己的原因而是一味地推卸責任,并以無辜受害者自居。

每個人都有可能因為一些不可控因素而遭遇困難,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每一個都是潛在的受害者。然而,我們又并非絕對受害者,我們有能力對外界的影響和環(huán)境做出反應。 但是,怨天尤人者則會因為極度無助而設定自己“受害者的身份”,認為自己無力掌控自己的命運,并一味將原因歸結于那些不可控因素上。 

怨天尤人者總認為他們的過錯是其他人造成的,因此也從來不曾想去彌補這些過失。結果是,他們認為自己沒有責任處理那些問題。他們總認為自己是無辜的,因為一些心懷鬼胎或者不理智的人做了不該做的事而背上沉重的負擔。因此,在他們眼里,那些人才是應該彌補過失的人。怨天尤人者很自以為是、憤世嫉俗,總是無理譴責和過分要求身邊的人,企圖控制他們。

 他并不清楚,如果聲稱自己無辜,也意味著他不得不放棄手中的權利。既然他置身事外,那么他也無法解決問題。事實上,怨天尤人者并不愿意當自己人生的主角,而是充當一個旁觀者。他以一個局外人的身份來看待自己的遭遇,并且感到“安全”,因為那都是別人造成的。抱怨是鎮(zhèn)定劑,給怨天尤人者以安慰,使他免于對自己人生負責任的痛苦。但是,它也和藥物一樣,其安撫效果會越來越差,使他陷入自暴自棄的泥沼。為了避免焦慮和內疚,他們放棄了自己的自由和權利,任由擺布。

怨天尤人者感覺自己在工作中會犧牲很多,認為工作中充斥著屈辱、失望、背叛以及怨恨。他覺得自己總是被要求處理那些并非由自己造成的麻煩,而其所作的努力往往不為人知。因而他總是找理由來保護自己,出了什么漏子絕對不是他的錯,也沒有責任去找出解決的辦法。他認為,不管什么錯誤都是因為他人沒有很好地履行工作職責造成的,因而他是沒有必要負責任的。領導沒有盡到領導責任、員工沒有履行應有的義務、同事之間不合作、顧客要求過多、供應商的供應跟不上、公司的高層領導無方、管理體系沒有發(fā)揮應有的作用……總之整個公司就亂成一團。他甚至埋怨經濟不景氣、職場兇險、稅收過多、規(guī)則不完善、利率過高、競爭太激烈(特別是一些外來投資者開那么微薄的工資,還不愁招不到人)。如果不是在世上生存過于艱難的話,那么每個人都會取得偉大的成就。怨天尤人者只會不厭其煩地宣揚他們的論調——“人生太不公平”。

絕對自私是指只追求個人欲望的滿足,對他人則毫不關心。它驅使人們尋求一時的滿足,而不考慮自己的行為,從長遠來看可能對他人,甚至是對自己造成一定危害。

自私的人一心追求滿足個人欲望。他追尋享樂,因為他覺得能夠想要什么就得到什么是幸福生活的充分必要條件?!扒髣佟笔撬畹娜?,因此所有的精力都用于追求成為“第一名”,希望自己總是高高在上,不惜任何代價爭第一。為達目的,他任何事都做得出來:違反原則、犧牲他人利益、總想利用他人、對于沒有利用價值的人則冷眼相看、當別人失去利用價值時就一腳踢開??梢哉f,為了追求自我滿足,這些自私的人可以無視任何法律和道德規(guī)范。他也可能守法,那是害怕受到法律的制裁——而非什么道德上的因素。他們非常殘忍、無情地追求個人的幸??鞓罚瑑H僅將他人看做是達成目標的手段。他被貪婪、嫉妒、猜忌牽著鼻子走,最終因無窮的占有欲走向毀滅。他永遠也不會滿足,總是想得到更多。

自私的人的愚昧之處在于,他對成功的執(zhí)著追求恰恰是其痛苦的根源。他無盡的渴求帶著他走向了焦慮、恐懼、挫折及沮喪的地獄。這些人被稱之為“餓死鬼”,長著一張巨大的嘴,但脖子卻又長又細,這使他們無法吞下吃到的東西,身體得不到任何養(yǎng)分,因而身形消瘦。不論是東方還是西方的精神傳統(tǒng)都教導人們,執(zhí)著于個人欲望總會將人推向痛苦的深淵。自私的人卻無視這樣的明智之言,相信滿足無窮無盡的個人欲望才是幸福的關鍵。

對于自私之人來說,工作場所只是又一個供他們貪婪攫取但付出少之又少的地方,貢獻一定是最少,索取一定是最多。他們善于利用環(huán)境和周遭的人來獲得自身利益而不管是否傷害到他人。如果馬上可以獲得成功,那么走捷徑也是沒有關系的——盡管這樣做從長期來看可能是有害的。

經常見之于公眾的對自私自利商人描寫的新聞一點也不為過。他們的貪婪、狂妄往往給企業(yè)冠以惡名。他們僅僅把公司當做獲取個人欲望滿足的地方。他們剝削員工、欺騙投資者、欺壓供貨商、利用客戶,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獲取個人私利。

本體自大者宣稱自己看待問題的方式是正確的,真理總是站在自己這邊。自己支持的觀點就是正確的,任何持與他不同觀點的人都是錯誤的。

本體自大者(本體論是哲學的分支,研究客觀事物存在的本質)將個人觀點和真理混為一談,在他看來,自己的觀點就是真理。他也不區(qū)分個人經歷和客觀事實,因為他的經歷就是客觀事實。他生活在夢幻中,并認為那就是真實的世界。他做事也是想當然去做,因為相信自己的觀點絕對正確,任何與他持不同觀點的人則絕對是錯誤的。對本體自大者來說,只有一種看法是對的:他自己的想法。他執(zhí)意要表明自己意見的正確性,并非常熱衷于證明這一點——即使是在他自己也不是特別確定的情況下。他就是典型的“無所不知”者,遇事總喜歡發(fā)表高論,對別人做事總是指指點點。

自大的人愛面子甚于愛真理。他拒絕一切質疑其觀點的行為,即使是在有充足證據(jù)證明其錯誤的情況下。他的自尊就建立在他的“絕對正確上”——或者至少表面看上去是那樣。他所樹立的“個人形象”也是非常脆弱的,一旦不得已承認錯誤就會破得粉碎。他“自以為是”,不允許別人持有不同觀點。他的行為常常引起人們走兩個極端,并激發(fā)兩個陣營的戰(zhàn)爭,每一個陣營都極力證明真理在自己的一方。這就阻礙了一個集團整合所有成員的觀點、看法,形成一個比較接近真理、包容性強的認識。

當今的工作環(huán)境對本體自大者來說簡直就是災難。信息經濟時代,要求人的性情謙虛,愿意向他人學習。舊時的管理者自身對其管轄之下的大部分工作都很熟練,多數(shù)可以比他管轄的員工完成得更出色。而如今的員工在他們的工作領域該做什么、要做什么則比其管理者熟悉得多。因此現(xiàn)在的管理者應該承擔這樣一個角色:促使員工朝著同一個方向努力,并使其成為一種團體策略的組成部分,但是最有效的策略則是聽取擁有“實戰(zhàn)經驗”員工的意見。然而自大的管理者往往聽不進員工的建議,他會利用強權將自己的觀點強加于人。這就挫傷了員工的積極性,使他們消極、甚至不講原則地順從。因為沒有人愿意替不尊重他人意見的人賣力。

當怨天尤人、絕對自私、本體自大等“有毒”元素成為一個集團得以存在的基礎,這必然會導致三種惡性交互行為:操控式交流、自我陶醉式協(xié)商及無視合作。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