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第二節(jié) 北宋時期西湖尋梅(4)

西湖尋梅 作者:政協(xié)杭州市西湖區(qū)委員會


林和靖之于梅,有似陶淵明之于菊。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一句,成就了菊;而林和靖"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一句,則成就了梅。人們愛其所愛,將對林和靖的景仰移情于梅。"探梅"、"賞梅"從此多少帶有了尋訪高士的意趣。沒有林和靖,孤山之梅便不會如此有名。林和靖有功于孤山、有功于梅花多矣。有了林和靖,西湖中的這一土丘,便開始承載著大量的文化符號。

誠如梅堯臣所說,林和靖如"高峰瀑泉",但他又非不食人間煙火之人。我們用他的《長相思·惜別》來結(jié)束這一段文字:

吳山青,越山青,兩岸青山相送迎,誰知離別情。

君淚盈,妾淚盈,羅帶同心結(jié)未成,江頭潮已平。

二、風(fēng)雅蘇東坡

對西湖的梅花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的人除了林和靖,還有蘇東坡。蘇東坡也是一位愛梅人。在他的詩集中,以梅為題的就有近四十首,占他全部詠花詩的一半還多,而其中有關(guān)杭州梅花的詩則占他所有梅花詩的一半還多。蘇東坡生于林和靖去世八年后(1036),而他首次任職杭州是在神宗熙寧四年(1071)做通判;第二次則是在哲宗元祐四年(1089)任杭州太守。由于政績卓著加之文采風(fēng)流,這位蘇公在杭州的名氣顯然比林和靖更大些,但若論梅,東坡居士恐怕也要甘拜下風(fēng)。林和靖已經(jīng)成為后代詠梅人無法繞過的一個符號。

雖說如此,林和靖的聲名遠播,也離不開蘇東坡等人的極力維護和褒獎。前文言及"疏影"一聯(lián)歷來以為詠梅絕唱,歐陽修云:"評詩者謂,前世詠梅者多矣,未有此句也……自逋之卒,湖山寂寥,未有繼者。"司馬光《續(xù)詩話》也認為此聯(lián)"曲盡梅之體態(tài)"。但當(dāng)時也有頗不以為然者,比如王詵(晉卿)。

王晉卿出身貴族,家中富藏歷代法書名畫,也是當(dāng)時比較有名氣的詞人,和蘇東坡、孫巨源等人是唱和往來的好友。一次在揚州時,蘇王二人就林和靖"疏影"一聯(lián)展開辯論。王晉卿認為,林和靖"疏影"二句詠杏與桃李皆可,未必專寫梅。蘇東坡回應(yīng)說,"可則可,但恐杏桃李不敢承當(dāng)耳",引來一座大笑。

在當(dāng)時,很多北方人并不了解梅花,分不清梅花與桃花、杏花、李花的區(qū)別。比如石曼卿(延年)的《紅梅》詩:"認桃無綠葉,辨杏有青枝",竟然用這種笨拙可笑的方法辨別梅與桃杏。蘇東坡認為此詩"至陋",根本未見梅的神采,遂以詩譏誚道:"詩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綠葉與青枝。"在蘇東坡看來,梅之所以不同于桃李杏,并不在什么綠葉青枝,而在于梅有"梅格"。"梅格"者何?即梅的"孤瘦雪霜姿"。寒梅傲霜斗雪、風(fēng)骨凜然的氣韻被逐步挖掘出來,開始有了陽剛之氣。如果說林和靖使梅花有了高風(fēng),蘇東坡則使梅花有了傲骨。

當(dāng)時杭州的梅花以紅梅、蠟梅為主。紅梅"來自閩湘中,故有福州紅、潭州紅、邵武紅等名號;蠟梅又名綠萼梅,色黃白,酷似蜜脾,以檀心為上,磬口次之,花小香淡,以子種出,不經(jīng)接者又次之"。蘇東坡除了前文論及的詠紅梅詩之外,也有一首《蠟梅一首贈趙景■》,專門歌詠杭州萬松嶺上的蠟梅:

天公點酥作梅花,此有蠟梅禪老家。

蜜蜂采花作黃蠟,取蠟為花亦其物。

天工變化誰得知?我亦兒嬉作小詩。

君不見萬松嶺上黃千葉,玉蕊檀心兩奇絕。

醉中不覺度千山,夜聞梅香失醉眠。

歸來卻夢尋花去,夢里花仙覓奇句。

此間風(fēng)物屬詩人,我老不飲當(dāng)付君。

君行適吳我適越,笑指西湖作衣缽。

當(dāng)年萬松嶺上蠟梅花開時醉人的梅香可以想見。"此間風(fēng)物屬詩人",誠哉斯言!

還有林和靖留下的梅花,在他仙去的四十多年之后應(yīng)該還在吧!當(dāng)年,這位東坡居士曾醉倒孤山,一任梅花落滿衣襟,這一切讓蘇東坡終生難忘。元豐七年(1084),是蘇東坡被貶黃州的最后一年。這年年初,東坡先生在黃昏之時于江邊待月賞梅,看到秦觀的梅花詩,回憶起十年前在杭州孤山之下賞梅的舊事,生出無限感慨:

西湖處士骨應(yīng)槁,只有此詩君壓倒。

東坡先生心已灰,為愛君詩被花惱。

多情立馬待黃昏,殘雪消遲月出早。

江頭千樹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

孤山山下醉眠處,點綴裙腰紛不掃。

萬里春隨逐客來,十年花送佳人老。

去年花開我已病,今年對花還草草。

不如風(fēng)雨卷春歸,收拾余香還畀昊。

"孤山山下醉眠處,點綴裙腰紛不掃。萬里春隨逐客來,十年花送佳人老。"眼前的梅花,仿佛是當(dāng)年孤山之梅萬里相送而來,但十年之后,人已漸漸老去矣。此詩中"江頭千樹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一聯(lián),乃東坡得意之筆。王士禎《漁洋詩話》卷上云:"梅詩無過坡公'竹外一枝斜更好'七字,及'雪后園林才半樹,水邊籬落忽橫枝。'高季迪'雪滿山中髙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亦是俗格。若晩唐'認桃無綠葉,辨杏有青枝',直足噴飯。"紀曉嵐也認為此句"在和靖暗香疏影一聯(lián)之上,故無愧色"。的確,下聯(lián)七字,輕輕一筆,看似無意,平淡之極,卻如舌下橄欖,韻味無窮,真是令人絕倒!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