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父親母親(1)

吳敬璉:風雨八十年 作者:朱敏


父親母親

如果說曾外祖父與兩個外祖父給吳敬璉帶來的,更多的是思想理念、精神氣質(zhì)上間接的傳承,那么,吳敬璉的母親鄧季惺、生父吳竹似,以及繼父陳銘德,則在血緣或意志上給予其直接影響。

前者分別從實業(yè)振興、政治改良的角度,探索國強民富的道路。他們所處的時代,還是一個舊體系尚未解體、新思想還未盛行的時代,因而不自覺地將國家富強的希望,寄托在“廟堂之高”。

而吳敬璉父母所處的時代,已經(jīng)是個舊體系完全崩潰,新文化、新理念被廣泛傳播的時代,人們所嘗試的,是以教育與大眾傳播的方式,啟迪民智,維護民權,保障民生,情系于“江湖之遠”。

無論是祖輩寄望勸引“廟堂之高”強國富民,還是父母尋思普惠“江湖之遠”振國興邦,先知們的報國情懷,都對吳敬璉的一生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

獨立新青年

鄧季惺出生于1907年,是位個性非常強的新時代女性。

1988年后,當她駕鶴西去,已是中國經(jīng)濟學界泰斗的吳敬璉在追思母親時,總結了母親一生的三個基本追求:一是謀求婦女解放;二是爭取民族富強;三是向往民主法治。

兒子眼里的母親,具有向著自己樹立的目標不斷進取的堅強毅力,在處理家庭生活和經(jīng)濟問題時,則精于運籌和克勤克儉。①

而這一切,又與她所處的時代背景與家族環(huán)境,有著莫大的關聯(lián)。

吳敬璉的外祖母吳婉,是位頗為開通的知識女性,她在兄長的影響下讀了不少新文化書籍,認定女子要想擺脫受壓迫的宿命,就必須有智識。為實踐自己的主張,吳婉進了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學校學習,并曾在20世紀初創(chuàng)辦過重慶第一所女子學堂。

吳敬璉的外公鄧孝然雖見過世面,但認為女孩子只需在家念私塾,能識文斷字足矣,并不希望自己的女兒到外面上學讀書。

不過,鄧季惺14歲這年,知書達理的吳婉趁丈夫外出之際,讓女兒報考學校。鄧季惺成功考取了重慶省立第二女子師范學校,從此自在翱翔。

在第二女子師范學校讀書期間,盧作孚、惲代英、張聞天、蕭楚女都曾教過鄧季惺。

蕭楚女所教的國文課從不讓學生啃書本,這種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分析能力的做法,獲得像鄧季惺這樣追求進步的女學生們的認同,以至于當學校要解聘蕭老師時,她們還舉行過集體抗議。

在這里,鄧季惺與同學廖蘇華(新中國成立后任重慶市委書記)、李伯釗(后為楊尚昆夫人)、學生自治會主席鐘復光(后為少共第一任書記施存統(tǒng)夫人、音樂家施光南的母親)結拜為姐妹。在科學與民主觀念的洗禮下,她們將追求進步思想、女子解放當做共同理想。①

作為那個年代少有的接受資產(chǎn)階級民主思想的女性,她篤信憑借自身力量足以改造社會。1923年初,帶著理想,她與吳淑英等同學相約南京,一同進了南京暨南大學附中女生部三年級。

此時,吳淑英的弟弟吳念椿在金陵中學就讀。暑假里,鄧季惺和吳淑英經(jīng)常去離兩所學校都很近的鼓樓茶座乘涼,吳念椿也不時來喝茶。于是,鄧季惺與吳念椿便熟識起來。

吳念椿敏而好學,很小的時候,祖父就教他念四書五經(jīng),逐漸打下了深厚的國學底子。他的先輩是江蘇武進望族,祖父吳志云于太平天國年間離家,輾轉入川;其父吳以木曾任職于重慶海關,后興辦實業(yè),創(chuàng)設江合煤炭公司,于民國2年(1913)在上海病故。喪父的吳念椿與姐姐吳淑英,不得不跟著母親回了常州,隨后又被祖父接到四川。

由于深受新文化運動影響,吳念椿在少年時代就表現(xiàn)得非常前衛(wèi)與上進。

日后成為新儒學代表人物的國學大師唐君毅,在他為1963年的《四川文獻》所寫的文章里回憶:在他和吳念椿十五六歲的那個年代,時尚的思想潮流“是崇尚進步與進化,提倡個人之自由權利,主張人生應追求幸福,滿足欲望,因而要打倒中國舊文化與孔家店”,吳念椿當時“在學問與思想,亦力求趕上時代潮流”①。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