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言

領導者收服人心的溝通之道 作者:(日)菅原美千子


為什么大家都說同樣的語言,卻無法溝通?

幾天前,我的一位朋友感慨:不知該如何與下屬溝通?因為幾個月前,公司在租借的場地辦展覽時,發(fā)生了一件事讓他哭笑不得。

那天,他發(fā)現(xiàn)用來拍攝展銷會實況的數碼相機沒有電池,就派公司的一位新人去買電池。

“你去對面的小超市買一塊數碼相機的電池好嗎?”

“好,沒問題?!毕聦傥⑿χ腿チ恕?/p>

但是,大約十分鐘后……他卻兩手空空地回來了。

“電池呢?”

“那家小超市不賣電池,所以沒買到。”

“那你怎么不去別家找找,或許其他小店里有呢?”

“您剛才并沒有說去‘別家找找’啊?!?/p>

聽到這樣的回答,我的朋友呆住了:這是不言而喻的常識吧。

現(xiàn)在,這種“無法溝通的情形”在職場上隨處可見。遇到這種事,上司一般會生氣地說“這點事都辦不好,要你有什么用”或者“你倒是很聽話啊”。但是,這種訓斥解決不了任何問題。那么,上司到底該怎么辦呢?簡而言之,領導者必須意識到“對方和自己是不同的”,因此,與下屬之間的交流就必須結合各自的實際情況。

近幾年來,很多人開始重視一種說服別人的交流能力,即邏輯思辨力。邏輯思辨力已經被視為一個商務人士必備的基本素質,在表達個人主張時要力爭做到條理清晰、一絲不亂。

但是,另一方面,我們也逐漸意識到:如果交流中只剩邏輯,事情反而沒那么順利,比如以下幾種情況。

·不管怎樣表達“真理”,下屬就是不為所動。

·盡管Power Point中的數據和圖像很詳盡,講解也近乎完美,老板和同事還是不明白。

·產品說明非常簡單易懂,卻無法獲得顧客的認可。

為什么完美無缺的邏輯會行之無效?原因之一就是:商務活動是在人與人之間展開的。人類是有情感的。如果讓“真理”高出“情感”,那就必須放低“情感”這種人類非常重要的內心活動。然而,一旦情感說“不”,人們就不愿意采取行動。

在企業(yè)中,上司和下屬的關系也是如此。不管上司多么有理有據、義正辭嚴,如果他在談話中沒有顧及下屬的心情,沒有構建起下屬對他的信賴,追隨者將寥寥無幾。作為管理者,為了更好地左右他人,讓別人心甘情愿為自己效力,能否從情感層面找到一種讓人接受的方法就十分關鍵。因此,能否讓下屬與自己產生共鳴,就成為重中之重。

在新事物層出不窮的現(xiàn)代社會,每個人的價值觀和思考方式都不相同。想辦法在眾多不同之中搭建一座溝通的橋梁,加深彼此的交流和理解,顯得非常重要。本書的目的,正是旨在強化“與人溝通,使之為我效勞”這種交流能力。而我之所以對“讓他人為我效勞的交流方式”產生興趣,并以此為對象展開工作,是有淵源的,這和我多年的職業(yè)生涯有著深厚的關系。

大學畢業(yè)后,我就進入電視臺,至今從事播音工作11年。同時,我還兼任記者,幾乎每天都得去現(xiàn)場取材,然后撰寫新聞稿。

或許,一提到播音員,大家想到的就是“流利地傳達和敘述”,但實際上,我們的工作并沒有這么簡單。比如說,在新聞策劃取材過程中,我必須事先通過電話或者面談讓受訪對象明白策劃目的,如果得不到受訪對象的認可,此策劃就無法進行。另外,現(xiàn)場采訪時如果得不到受訪對象信賴,采訪也會陷入僵局。

我在兼任制片人時,還必須與攝影師溝通,告訴他我所希望的視頻拍攝角度,一邊協(xié)商,一邊進行拍攝,這很重要。

再次,從采訪結束返回單位再到播放,時間間隔非常之短。在這段有限的時間內,必須對原稿進行總結,依賴很多工作人員進行素材的非線編輯,做必要的資料處理等工作。所有相關的工作都必須在頻繁的交流中同時開展,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進展不順,都會導致無法將最優(yōu)質的新聞報道呈現(xiàn)給觀眾。

換句話說,新聞主播必須具備讓人心情愉悅的交流能力,否則就無法順利展開工作。而且,此工作的性質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交流能力。我深切地感受到“讓別人為我效勞的交流方式”的重要性。同時,我還被“傳達性”、“可能性“和“自發(fā)性”等相關概念深深吸引住。因此,我辭去了主播工作,跳槽到一家專業(yè)咨詢公司,這家公司專門針對上市企業(yè)的經理們進行指導和培訓。

就這樣,在播音員和指導教練員的職業(yè)生涯中,我接觸了各式各樣的領導者,并從他們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

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這樣的事實:能很好地左右他人,并能激發(fā)他人為自己效勞的領導都擁有這樣的特性——他們不僅擁有出色的業(yè)務才能,而且還非常擅長處理人際關系,能很好地和下屬和同事交流。

在建立信賴關系時,不僅要和對方產生共鳴,更要讓對方與自己產生共鳴。這種“共同語言”就像一臺強有力的轉化器,即使對方是個愛鉆牛角尖的一根筋,也能很快理解你。

在我剛發(fā)現(xiàn)這一奧秘時,全身像觸電般顫抖。為什么呢?因為早在10年前,我就從自己的實踐經驗中得知:向聽眾傳達自我意見時,“共感”能事半功倍!

在播音和指導員職業(yè)生涯中,我發(fā)掘出了很多讓別人為我效力的秘密武器。那么,領導者如何才能激發(fā)他人產生預期的情感共鳴并付諸實踐呢?我在本書中將具體方法進行了總結,并使之形成體系,希望它能幫助有需要的人。

本書不僅包含了我在播音生涯中實踐總結出的訓練方法,也包含了大量在企業(yè)家和演講專家等領導層成功實踐過的訓練方法。

利用“共感”使他人為自己效力有三大前提,第一章便對“收服人心的三大武器”進行了總結歸納。第二章闡述了“讓他人為我效勞的交流方式”的三大要素之一:創(chuàng)造共感的“故事”。接著,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別闡述了激發(fā)共感的“呈現(xiàn)”方式和“會話反射神經”。第五章為本書總結,圍繞“故事”、“呈現(xiàn)”、“會話反射神經”這三大要素,以實踐為目的,論述利用“共感”使他人為我效力這一交流方式需要注意的幾項問題。

如果您在閱讀完本書后,愿意嘗試書中的方法與人溝通,我將深感欣慰。

但是,讓本書的讀者怦然心動,才是我最想達成的使命。菅

原美千子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