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隨師學禪(5)

如果會吃飯,你就會成佛 作者:馬明博


 

五、做人做事的“二八方針”

凈慧法師說:“學禪離不開做人與做事?!?/p>

首先說怎樣做人。漢字里,一撇一捺,就是一個“人”字。“人”字兩畫,很簡單。但是人有精神,有思想,有發(fā)明,有創(chuàng)造,這些從哪里來呢?我們仔細地來思考一下“人”字的結構,如果說只有一撇,不成字;只有一捺,也不成字。這一撇一捺,如果不擺在適當?shù)奈恢?,就不是一個“人”字,或者是“八”,或者是“入”。由此我們可以想象,人生在世不容易,你要在具體的時間和空間環(huán)境中擺準自己的位置,把握機遇,否則,人的一生會稀里糊涂地過去了。

人生的修養(yǎng),特別是修學生活禪,就是要我們打破時空的局限,獲得徹底的覺悟和自由。我們能夠突破時空的局限,我們這一短暫的生命和有限的能量,就能無限地擴充。

在做人這個問題上,我拈提出八個字:信仰、因果、良心、道德。做人如果能夠把握這八個字,能夠從這四個方面凈化生命、提升生命,那就是逐步獲得時空無量的具體方法和步驟。

一、信仰

人生不能沒有信仰。人生沒有信仰了,就好像一個人沒有靈魂一樣,做一切事情沒有定盤星,沒有內在的符合善法的標準、符合自他利益的標準。如果人生的方向不能定位,我們做人做事的目標就不會很清晰,就是盲目的。

我覺得佛教在當代,不僅在中國,而且在世界,還是有優(yōu)勢、有條件為人類提供一個恒固的精神寄托、精神依靠。在佛陀的教導中,有幾點特別值得引起我們的注意。

第一,佛陀教導我們,生命是無常的,它不是固定不變的。佛陀提出“無?!钡挠^念,是一種非常積極的思想。如果人真的是有一個不可改變的命運的話,那么我們將是處在一種絕望的生活狀態(tài)之中,既不可以改造我們的命運,也沒有解脫的希望,那我們的一切努力都是白搭。生命是無常的,這給我們提供一個改造生命、解脫生命的機會。面對著無常的生命,就給人提供了無限的創(chuàng)造的機會。

第二,佛教主張“萬法唯心所造,因緣而起”。一切的事物都是有因有緣的,世界上不存在無因無緣的事物。因緣是什么呢?因就是一切事物存在、發(fā)展的內在根據(jù),緣就是外在的條件。如果光有內在的根據(jù),沒有外在的條件,一個事物要存在、要發(fā)展是不可能的。從這個意義上說,一切諸法都是有條件的存在。我們想一想,有沒有一個不要任何條件就能獨立存在的東西,大家找找看,能不能找到一個不依賴因緣而存在的東西,不依賴條件而存在的東西?

佛教說一切法因緣而起,“心凈則國土凈,心穢則國土穢”、“一念善即天堂,一念惡即地獄”、“一念迷即眾生,一念悟即解脫”,也就是說我們人類所處的國土的穢與凈,個人五蘊身心的美與丑、強與弱、賢與愚,以及壽命的長與短、命運的窮與通、得與失等等,這一切都不是先天決定的,都不是由某一個外在的力量加到我們身上的,都是每一個人的心在各自的業(yè)力的作用下所感現(xiàn)出來的、所感召出來的。

因此,超越和解脫的根本就在當下,當下的一念悟就是天堂,所以一心分為十法界,十法界在什么地方,不是在一個遙遠的不可捉摸的空間,而就在我們方寸之中,就在我們當下的這一念。它并不是一個渺茫的彼岸世界,彼岸世界就在此岸,離開了此岸,不會有彼岸,離開了穢土,哪兒去找凈土?佛教的這種積極的精神,完全是建立在我們當下的這一念心之上,因為要去把握過去的東西,可能是個妄想,未來的東西還沒有來,你不可以去把握,最現(xiàn)實的就是當下的這一念。當下這一念,一念即永恒。一個人能夠把握住每一個當下,他的修行就到家了。

第三,佛陀教導我們“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這個觀念也是非常特殊的。從這一點出發(fā),一下子就把我們的人性升華了,給我們提供了無限創(chuàng)造和努力的機會和目標。因為我們每個人看到自己都是非常的渺小,沒有希望,都在絕望中度過一生,佛教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最大的希望。這種思想和儒家的“人人皆可以成圣賢”、“人人皆可以為堯舜”的思想有相類似的地方。佛教說眾生和佛在本性上是平等的,這個本性就是佛性,我們每個人都有成佛的可能性,這種可能性是本自具足的,這就是我們作為人類的優(yōu)勢。佛和眾生的關系,不是救世主和被救者的關系,而是老師與學生的關系,師生關系就是慈悲融洽的關系。眾生可以擁有佛的慈悲、智慧和福德,正如《華嚴經》上面講的“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zhí)著而不能證得”。我們一旦把妄想執(zhí)著排除了、凈化了,那么就會發(fā)現(xiàn),如來的功德我們本自具足。

第四,佛教給我們提供了成佛的途徑。這個成佛的途徑是我們修行解脫的方法。這些解脫的方法不是憑空假設,而是經過釋迦牟尼在修行過程中實踐過的,也是一切諸佛菩薩和歷代祖師大德所證實過的。它是真實不虛的,絕對不是揣摩、猜測的方法,而是被無數(shù)的實例證實過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當然,三學也好,六度也好,它的實質就是強調“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利利他、自覺覺他”,強調以凈化心靈作為樞紐,以觀照自心作為實現(xiàn)心靈凈化的一種手段,以慈悲和智慧作為自利利他的最高的方便。所以,佛教的解脫方法實際上已經把人生的終極關懷和道德實踐、個體的解脫和社會的完善等等圓融在一起了。在這里,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不僅是個人的社會存在價值的圓滿實現(xiàn),同時也是每個人究竟解脫的必由之路。

二、因果

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是有因有果的。種什么因結什么果,就像春天播什么種子,秋天就有什么樣的收獲一樣。所謂:如是因,如是果;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人生做一切事情,一個最根本的出發(fā)點,就是要明白因果道理。人生的際遇多種多樣,但人生的種種際遇,都不是偶然的,都是因果規(guī)律在起作用。

我們要有健康的信仰,在結果上盡管不可選擇,在種因上我們卻有選擇的主動權。既然自己能選擇,過去的事情我們無法挽回,但是可以多做善事,多種善因,多創(chuàng)造善因善緣,對過去的缺陷、對過去的遺憾,還是可以彌補的。

佛教告訴我們,時間分為三世:過去、現(xiàn)在、未來,我們的生命就在時間中存在,所以我們的生命也分為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這三世的生活狀況如何、生存際遇如何,就叫做三世因果。

三世可以在一念間。因為每一念都可以從時間上界定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也可以把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拉長到生命很遙遠的過去以及很遙遠的未來,這就是佛教對生命的基本看法。

三、良心

如何保證因果的規(guī)律在生活中得到落實?良心就是保證。良心是什么?良心是非常奧妙的。只要我們有一念惻隱之心、一念向善之心、一念慈悲之心、一念愛心,就說明你的良心在發(fā)生作用。良心在儒家的思想里面說是“天理良心”,它和上天所規(guī)定的根本道理是一致的。上有天理,下有良心。天理就是宇宙萬物的自然法則,良心就是我們人的良知良能。人有良知良能,所以從古至今,善事的積累、好事的積累、功德的積累,總是占主要位置,這就是良心的落實。

四、道德

具體講到佛教的道德,就體現(xiàn)為佛教的清規(guī)和戒律。清規(guī)戒律歸納到最小的范圍,就是五戒。五戒的內容很具體: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人生對于自己和他人,會做出種種好事或者不好的事,無非是這五個方面的延伸。

佛教所說的五戒,都是從生命的互相尊重、互相愛護出發(fā)而制定,都是為彼此的生命安全與自由提供方便和條件出發(fā)而制定。

第一是不殺生,不殺生包括不對人類生命造成傷害,以及不對一切動物生命造成無辜傷害。不殺生體現(xiàn)為對生命的珍重。第二是不偷盜,是指對他人的財物不要竊取,不要不與而取。有物質財富,才有生命的安全和生命的延續(xù)。既然每個人都有改善生存條件的權利和需求,那就必須相互尊重,別為了自己的生命需求,就不顧其他生命的需求,而把他人的物質財富據(jù)為己有。第三是不邪淫,是指除了正當夫妻生活和夫妻關系以外,不要有不正當?shù)幕橥怅P系。那也是對他人的一種尊重,也是對他人人格和家庭幸福、子女尊嚴的一種尊重。第四是不妄語,包括不罵人(不惡口),不挑撥是非(不兩舌),不說低級下流的話(不綺語),不說無中生有的話(不妄言)。不妄語戒是養(yǎng)成良好的人際關系的保證。

上面的四條叫做性戒,意思是它本身的性質不但是佛法方面認為是不道德的行為,在國法來說也認為是不道德的行為。

第五是不飲酒。飲酒這件事,國家的法律并未禁止,佛教考慮到酒能亂性,飲酒過量,就很可能把上面四條戒都毀犯了;所以,制定不飲酒這條戒,是為了保證殺、盜、淫、妄這四條戒能夠守持清凈而制定的。

修學生活禪,能夠按照“信仰、因果、良心、道德”要求自己,就會有一個幸福、圓滿、尊貴的人生;反之,人生的種種缺陷,都是由于沒有很好地落實這八個字而造成的。

凈慧法師說:“修學生活禪的人,在做事的方面,也有一個八字方針,那就是‘感恩、包容、分享、結緣’?!?/p>

做人與做事,應該是一體的,不可截然分開。做人就是做事,做事就是做人,這樣我們的人格才是完整的人格,才不是分裂的人格。把做人和做事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在做人中做事,在做事中做人,人做好了,事也在其中。由此看來,做人是第一位的。

我們所講的做事的八字方針,實際上講的還是做人,是人格在做事當中的不斷升華與圓滿。無論是感恩、包容、分享還是結緣,都是要人去落實。人在做事中以何種理念、何種心態(tài)從事每一件具體工作,至關重要。

做事的八字是做人的八字方針,做人的八個字也是做事的八字方針,雖然側重各有不同,實質上都是要完成人格修養(yǎng)的完善與圓滿。人格圓滿的極致,用儒家的話來說,是成圣成賢。所謂圣賢,無非是人格修養(yǎng)達到了純善無惡的境界。用佛家的觀點來說,人格修養(yǎng)圓滿了,那就是成佛作祖,佛祖無非是人格最超越最圓滿的覺悟者。

一、感恩

佛教認為,我們應該感恩天地萬物,歸納起來,不出四個方面:第一是要感恩父母;第二是要感恩一切的眾生;第三要感恩國家;第四要感恩三寶。

父母的恩我們很容易理解,眾生的恩往往就不容易理解。我們想一想,如果沒有周邊的人存在,沒有整個宇宙的存在,沒有這個山河大地的存在,哪里有我們個人的存在呀?所以說每個人的存在,跟整個山河大地是一體的。所以我們要感恩眾生,對山河大地要感恩,對一切的生命要感恩。真正懂得感恩的人,他沒有不能原諒的人,他沒有不能信任的人,他沒有不要感恩的人。作為一個有感恩思想的人,一切會積極地向好的方面去看,向好的方面去想,然后盡一切的努力,發(fā)揚好的東西,摒棄那些消極的東西。這也是我們感恩國家的一種積極的態(tài)度。從修學生活禪的角度講,我們也要感恩三寶,三寶就是佛寶、法寶、僧寶。因為如果沒有歷代的三寶,我們今天也就無法修學生活禪。

二、包容

講到包容,達摩祖師告訴我們有四種行。達摩祖師的重要思想包括在《二入四行觀》一文中。二入就是理入和行入,行入就包括四行,所謂報冤行、隨緣行、無所求行和稱法行。就是說我們對待萬事萬物要以這四種修行的目標來處理。

先說報冤行,在生活中,我們包容不了的是什么?就是仇敵、冤家對頭。達摩祖師告訴我們,要包容。因為我們的冤家對頭,不是偶然產生的,也可能不是這一生一世就有這么多的冤家對頭,它是從過去生中積累而來。這一輩子他對我不起,我們是不是可以反省一下,在我過去生中也有對不起他的事情,即使在這一輩子當中我們每個人都有一些感情不那么融洽的人,是不是雙方都有責任?也要反思、要反省。反思了以后,多從自我的方面來檢查,消除對對方的某些誤解,諒解對方的某些不友善的行為。這就叫以德報怨。不要去計較。能夠做到這樣,我們就能包容。

第二是隨緣行。人生有不好的際遇,有時候也有有利的事情。我們要修隨緣行。一切都是因緣的成就。我們只要以感恩的心、包容的心去做就好。

第三是無所求行。做任何事,不要目標太現(xiàn)實了。目標太現(xiàn)實了,一個是有壓力,沒有成功你就會有壓力;再一點呢,你有失落感。不見得你所求的,就能夠立竿見影、馬上能成就。達摩祖師告訴我們,做一切事要無所求。無所求不是叫我們不去做,要好好去做,但是不要把目標定得太現(xiàn)實、太具體。

第四是稱法行。法是真理。稱就是順著這個真理去做,隨順真理而行。我們把應該做的事情,隨順真理的事,隨順善法的事,做得好上加好;而不應該做的事情,不能隨順真理的事,不能隨順善法的事,我們就一丁一點兒也不要去做。

這就叫有所為,有所不為;不要無所不為。

修學生活禪,就是要修報冤行、隨緣行、無所求行、稱法行。能夠這樣做,自然能夠包容一切,和諧自他,理順生活中、工作中的一切關系,將禪的包容精神真正體現(xiàn)出來。

三、分享

佛教有四個專門講分享的法門,叫做四攝法。攝在這里是把握的意思,四攝就是四種把握機遇的方法。哪四種方法呢?布施、愛語、利行、同事。這四種把握機遇的方法,日本人把它叫做經營管理者處理人際關系的四項準則。

布施包括四個方面:財物的布施、知識的布施、無畏的布施(安全的布施),以及同喜的布施。總起來說,有外布施和內布施。外布施是財物;內布施是法施、無畏施、同喜施。內施是情感的布施、精神的布施。有時候,情感的布施比財物的布施更重要。

愛語是佛教固有的名詞。愛語就是有愛心的語言。愛語包括柔軟的語言、和諧的語言、誠實的語言、誠信的語言。

利行就是做一切有利于大眾的事情。

同事就是平等共事,既要分享共同的成就,也要承擔共同的責任,承擔應該由大家共同付出勞動的事情。

所以說,在分享的時候,一定要想到成就一切事情,不能光靠個人的努力,還要靠大眾的成就。

四、結緣

修學生活禪的人,應該以結緣的心成就善因善緣。結緣要結四種緣:結人緣、結善緣、結法緣、結佛緣。

緣是條件,結緣就是創(chuàng)造條件。結善緣使我們一切的事情都能避免挫折,在良好的關系當中得到成就、得到發(fā)展。

結緣同時有另外的一個意思,就是我們在結善因善緣的時候,同時也就是在避免那些惡因惡緣。如果善因善緣占據(jù)了整個生命空間,那些可以避免的惡因惡緣就不會發(fā)生作用。人在這一輩子能做什么事呢?就只能做一件事——創(chuàng)造一切有利于自己成就的條件、發(fā)展的條件,避免那些不利于我們成就、發(fā)展的條件,就只能做這一件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