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大和乙卯歲(按:唐文宗大和九年,公元835年)後,上不樂事,稍聞,則必有嘆息之音。會幸三殿東亭,因見橫廊架巨軸於其上,上謂修己(按:著名畫家程修己)曰:“斯開元東封圖也?!币蛎鼉?nèi)巨軸,懸於東廡下。上舉白玉如意指張說輩數(shù)人,嘆曰:“使吾得其中一人來,則吾可見開元矣!”
(唐代李?!端纱半s錄》)
殷荊州(按:殷仲堪)有所識,作賦,是束皙慢戲之流。殷甚以為有才,語王恭:“適見新文,甚可觀?!北沆妒纸砗谐鲋M踝x,殷笑之不自勝。王看竟,既不笑,亦不言好惡,但以如意帖之而已。殷悵然自失。
(《世說新語·雅量》)
謝萬北征,常以嘯傲自高,未嘗撫慰眾士。謝公(按:謝安)甚器愛萬,而審其必敗。乃俱行,從容謂萬曰:“汝為元帥,宜數(shù)喚諸將宴會,以說眾心?!比f從之。因召集諸將,都無所說,直以如意指四坐云:“諸君皆是勁卒!”諸將甚忿恨之。
(《世說新語·簡傲》)
陳林道(按:陳逵)在西岸,都下諸人共要至牛渚會。陳理既佳,人欲共言折。陳以如意拄頰,望雞籠山嘆曰:“孫伯符志業(yè)不遂!”於是竟坐不得談。
(《世說新語·豪爽》)
二、它用來擊節(jié)嘆賞。前引吳主孫權(quán)以如意撫案就可作為一個例證,可惜用力過猛,剛打一下子就斷了。這也算表達激賞的動作罷!再舉幾個疾徐應(yīng)節(jié)的故事:
武帝(按:梁武帝)悅之,謂曰:“今李膺何如昔李膺?”對曰:“今勝昔?!眴柶涔剩瑢υ唬骸拔羰禄?、靈之主,今逢堯舜之君。”帝嘉其對,以如意擊席者久之。
(《南史》卷五十五)
張文詡……時游太學,……學內(nèi)翕然,莫不宗仰。……意不在仕,……仁壽末,學廢,文詡策杖而歸,灌園為業(yè)。
州郡頻舉,皆不應(yīng)命。……每閑居無事,從容長嘆曰:“老冉冉而將至,恐修名之不立!”以如意擊幾,皆有處所。時人方之閔子騫、原憲焉。
(《隋書》卷七十二“孝義傳”)
宣宗皇帝英明儉德,器識高遠。比在藩邸,常為諸王典式。忽一日不豫,神光滿身,南面獨語如對百僚。鄭太后惶恐,慮左右有以此事告者,遂奏文宗云上心疾。文宗召見,熟視上貌,以玉精如意撫背曰:“此真我家他日英主,豈曰心疾乎?”
(唐代蘇諤《杜陽雜編》卷下)
王處仲(按:王敦)每酒后,輒詠:“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币匀缫獯蛲賶兀瑝乜诒M缺。
(《世說新語·豪爽》)
釋慧布……嘗造思禪師(按:南岳慧思),與論大義。連徹日夜,不覺食息。理致彌密,言勢不止。思以鐵如意打案曰:“萬里空矣,無此智者!”坐中千馀人,同聲嘆悅。
(《續(xù)高僧傳》卷七“慧布傳”)
我們注意到,嘆賞的都是與政治、學術(shù)相關(guān)的大事。王敦的不如意正從以如意打擊唾壺表現(xiàn)出來,帶有詞義雙關(guān)的特定心理狀態(tài)。
三、如意直接用於打擊,前引孫和誤傷鄧夫人是特例,乃無心之過。更有真打的,起的是如我們前面所說的福爾摩斯的手杖的作用,也正如假洋鬼子打阿Q一般。也有往器物上打的:
鈞(按:殷鈞)形貌短小,為主(按:梁永興公主)所憎?!x不勝怒而言於帝,帝以犀如意擊主,碎於背。
(《南史》卷六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