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節(jié):陳樂融:不管有沒有知音,我在創(chuàng)作我自己(3)

我,作詞家 作者:陳樂融


但我也和外人想象的"娛樂界"沒來往,好長一段時間下班回家吃飯,十一點左右睡覺,循規(guī)蹈矩地有點半自閉。回顧職涯,我的確是個"多工"(multi-fuctional)的創(chuàng)意營銷人。1987年剛進公司,就發(fā)表蔡藍欽紀念專輯《這個世界》的文案走紅,吸引當時銷量最大的《時報周刊》專訪我。后來密集發(fā)表歌詞,一度成為潤利排行榜流行歌曲蟬聯(lián)最久的作詞家。

1989年開始寫書,第一本語絲體《日安·我的愛》,結合黃鶯鶯、鐘鎮(zhèn)濤同名合唱曲,讓我打入民生報全臺圖書排行榜第六名,后來也陸續(xù)出版語絲、散文、小說、劇本、樂評、命理等二十多部著譯作。

1989年開始一圓廣播夢,也是彭先生安排,在漢聲電臺楚云節(jié)目中開辟"另一種聲音"單元,奠定后來直到2008年底臺北之音"音樂Enjoy"為止,長達十九年的廣播生涯。

1994年在大學"滔滔社"學妹陳琪引薦下,與果陀劇場合作,讓我成為流行作詞家第一個跨界而且非玩票的劇場工作者。到2009年底,我和梁志民導演已合作了包括《我愛紅娘》《我要成名》《天使不夜城》《吻我吧娜娜》《我的大老婆》等十二出大型音樂劇和舞臺劇,應該算華語作詞人之冠。

迄今除了五百多首發(fā)表在流行歌手專輯里的歌詞,我為中文音樂劇寫過上百首歌詞,可惜這些作品很多沒有正式錄音出版,無法流傳。寫歌舞劇的詞需要的功力,其實和一般流行專輯的單曲非常不同。

1996年我正式轉戰(zhàn)媒體,放棄國際唱片公司體系,成為參與飛碟電臺創(chuàng)臺的副總經理,也打了臺灣廣播史輝煌的一仗。

看到數(shù)字時代的趨勢,2000年我投身網絡,成立"我要音樂臺"推動平民素人音樂,2007年參與創(chuàng)辦主攻運動賽事的"元氣售票系統(tǒng)",2009年加入"鷗業(yè)新媒體"擔任首席創(chuàng)意長,與臺灣大哥大推出臺灣首創(chuàng)的"手機答鈴廣告平臺模式"業(yè)務。這些經歷未必為大眾熟知,卻構筑我二十多年來主要的職場生涯。相形之下,寫歌詞只占了我非常小的一部分時間與精力。

問:你怎么看待自己的詞作?

答:我是文藝兒童、文藝青年起家的,進入歌詞領域,我反而覺得自己更像一個廣告人。在一百字上下的極短篇中,要符合音律,也要顧慮歌手形象,甚至常常需要寫影視、活動或特定單位主題曲(我還寫過一支臺灣棒球隊和大陸籃球隊的歌?。?,這絕對需要某種"角色切換"才能做到。

幸運的是,我很快成名受重用,但也就此必須持續(xù)產出讓業(yè)主滿意、讓聽眾擁抱的主流作品。寫詞對我從不是一個興之所至的活動,而是有所為的意圖。后來我會大量寫作其他文體(包括現(xiàn)在沒稿費地幾乎天天寫博客),其實也在補我在歌詞里無法滿足的心理空缺。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