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1.出版后的影響(1)

母親楊沫 作者:老鬼


1958年1月1日,《北京日報》上的“新書介紹”欄內(nèi),登出了《青春之歌》即將出版的消息。同時提到的還有李劼人的《大波》和瑪拉沁夫的《茫茫的草原》。

從1月3日起,《北京日報》開始連載《青春之歌》。連載一周后,田藏申告訴母親,還沒有收到讀者來信,但報社的同志們反映較好,都挺愛看這部小說。

與此同時,歷經(jīng)數(shù)年坎坷的長篇小說《青春之歌》終于在北京各新華書店公開發(fā)行銷售。母親緊張地等待著群眾的反映。她很怕讀者不歡迎,徒勞一場。

還好,有了一點反響。北京人藝去找了《北京日報》,說這部小說很不錯,想把它改編成劇本……

就在大功告成的時候,想不到單位領導卻突然點名批評了母親。

那時正趕上北影廠開展反對貪污浪費的雙反運動。1958年1月31日,星期五,在全廠數(shù)百人參加的動員大會上,廠領導點了母親的名說:楊沫同志幾年沒有寫成一個劇本,可是卻寫了一部40萬字的小說……

言外之意,母親只顧個人成名成家,不做好本職工作。

母親乍一聽到后,感到非常愕然。連林藝同志也覺得很意外(因她已退出領導小組)。母親怎么也想不通北影廠為何把她當成了一個浪費典型。自己如果有錯誤應該檢查,可是檢查什么呢?她仔細回憶了這幾年的所作所為。

首先,1952年11月她來到劇本創(chuàng)作所時,《青春之歌》初稿輪廓已大致完成。

到了創(chuàng)作所后,就投入了整黨運動中,大約兩個月,接著參加劇本創(chuàng)作會議。完了之后,與黃巖海接受任務改編趙樹理的《羅漢錢》。為此搜集材料,研究如何改,弄了兩三個月,到了1953年夏天,領導上忽然決定不改了。因關節(jié)炎,她無法下去。7月去了北戴河,一直到10月寫了4個月的小說。

1953年冬,到通縣參加統(tǒng)購統(tǒng)銷工作,單獨負責一個大村子,搞了4個月。

1954年3月回來后,被選為支部書記,脫產(chǎn)工作。6月投入國際民主婦聯(lián)的劇本《陳秀華》。9月完成,又做支部工作。直到11月改選。袁文殊又讓寫反映青年生活的劇本。因病到第二年春天才去天津、廣州、上海生活3個月。6月回到北京后,投入肅反運動,到南京、上海外調(diào),搞了4個月。10月回來后,發(fā)現(xiàn)肝病,繼續(xù)在北京搞肅反,直到12月病重不能支持為止。

從1956年起,因病不能工作,勉強在病中寫了一個劇本,10月交給了編輯處,同志們提了意見。1957年重寫這部劇本,可是9月份又參加反右斗爭。整天開會,身體又壞了,因此這個劇本沒有完成。

想到這里,母親提筆列了一個工作表,向北影廠的林藝和魯軍說明情況。這兩位同志也都認為楊沫沒有出劇本,不該負多大責任。

當時也有人寫大字報,附和廠領導的說法,指責母親拿著國家的工資,不寫劇本,卻給自己寫小說。

這是母親參加革命以來,頭一次在大會上被點名批評。她確實有點想不通,她于是寫了一張小字報貼在北影廠,列舉實例,反駁了對她的指責,以正視聽。

母親對領導的批評相當重視,也相當?shù)氐钟|,她認認真真把自己這些年來的所作所為統(tǒng)計出來,公諸于世,請廣大同事評判。

不久,《青春之歌》的社會反映開始出現(xiàn),出版社的編輯王仰晨告訴母親,頭一版已經(jīng)全部銷售一空,馬上要出第二版,加印5萬冊。

在文藝作品必須以工農(nóng)兵為主角的潮流之中,這部以女性知識分子為主人公的長篇小說,清新秀氣,鶴立雞群,與眾不同,獲得了各方面的好評。

那時候,沒有電視,沒有互聯(lián)網(wǎng),沒有酒吧、歌舞廳、游藝場,書也出得少,讀書是人們最主要的業(yè)余精神生活,大家都很關注最近出了什么新書?!肚啻褐琛穯柺篮罅⒖桃鹆巳藗儚V泛的注意。

從3月份,母親就收到了一些群眾來信,《中國青年報》、《人民日報》、《讀書月報》及中宣部的《宣傳動態(tài)》等均有介紹和評論《青春之歌》的文章?;旧隙际强隙ê唾潛P。

這部書稿所掀起的巨大浪潮已能明顯感到。

4月1日,文化部電影局長王闌西讓人捎信給母親說,你寫了40萬字的小說,并不比寫劇本容易,這也是對黨的貢獻。安撫母親,不要介意北影廠對她的批評。

但神經(jīng)質(zhì)的母親能不介意嗎?

4月17日,《人民日報》發(fā)表署名王世德的評論文章,高度評價《青春之歌》。

4月23日,海默寫信告訴母親,周揚同志在前兩天召開的文學評論工作會上說,最近有三部好作品出現(xiàn),一是《林海雪原》,一是《紅旗譜》,一是《青春之歌》。

才出版4個月,反響已經(jīng)極為強烈。

北京大學、北京29中、北京6中、北京石油學院、北京無線電工業(yè)學校、河北北京師院等學校紛紛給母親來信,邀請母親與同學們見面。

北京大學團委也給母親發(fā)來信,原文如下:

楊沫同志:

您的作品《青春之歌》是目前我校同學最愛讀的好書。大家都搶著讀,大家都在讀,大家都從中接受了革命的教育。加之書的背景是北京大學,所以同學們又感到特別親切。同學們一再要求和您,敬愛的作者同志見面,請您和大家談談。我們知道您身體不大好,可是同學們的熱情這樣高,要求和您見面的心情這樣迫切,要求即使不能聽您的報告,如來能見見面,談幾句也很滿足。因此,我們派徐佑球同志前來與您面談,希望能得到你讓大家高興的答復。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