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促進身體活力,保持身體平衡
我們都知道,生命在于運動,古人有句名言叫“流水不腐”。哲學認為,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因此,養(yǎng)生的目的之一,在于保持身體的活力。
三國時,有一首古詩:
昔有行道人,陌上見三叟。年各百余歲,相與鋤禾莠。 住車問三叟。何以得此壽?
上叟前致辭:室內(nèi)姬粗丑。 二叟前致辭:量腹接所受。下叟前致辭:暮臥不覆首。要哉三叟言,所以壽長久。
它的意思是說:從前有個人在路上看到了三位百歲老人,雖然他們的年齡都已經(jīng)超過100歲了,但卻精力過人,還能在田地里干活兒。這人很是奇怪,就停下來向他們請教長壽的秘訣。第一個老人說:“家里的老婆相貌粗丑?!钡诙€老人說:“根據(jù)身體來飲食?!钡谌齻€老人說:“睡覺的時候不要蒙住頭?!?/p>
這首古詩被今天的許多養(yǎng)生專家所推崇,認為長壽的秘訣就在于節(jié)制。但這僅僅只是節(jié)制嗎?并不完全是。第一個老人當然不是說自己的老婆長得丑,也不僅僅只是節(jié)制性生活。因為即便對著一個漂亮的老婆,頻繁地過性生活,很快就沒有性欲了,也缺少性的活力了,身體對性沒有感覺了,這顯然是在使身體退化。但如果加以節(jié)制的話,性欲反而增強,這時,即使對著一個“粗丑”的老婆,也一樣充滿活力。第二個老人也不僅僅是節(jié)制飲食,因為倘若終日飽腹,吃得過飽,久而久之就會食欲下降。生活中我們也有這樣的感受,油膩的東西吃多了,山珍海味吃多了,反而變得沒胃口,什么都不想吃了。但若是對食量加以控制,身體就會始終保持對食物的欲望,對食物的刺激反應也會增強,這實際上是在保持食欲的活力。同樣的,第三個老人也不僅僅是說被子不要蓋過頭,而是倡導呼吸新鮮空氣,以便身體能夠“吐故納新”。其實這三個人所表達的共同點就是:節(jié)制可以增強身體的活力。
我們說,健康的身體應該是平衡的,充滿活力的。平衡包括營養(yǎng)平衡、酸堿平衡、循環(huán)正常、氣血調(diào)和、陰陽協(xié)調(diào)、水平衡、心理平衡等。那活力是指什么呢?它應該包括身體對外界刺激的積極快速的反應,身體對食物、性、運動、睡眠等生理需求有著正常的欲望,身體始終處在一種準備狀態(tài)中,隨時可以投入一場“戰(zhàn)斗”,身體內(nèi)的各個部位都處在一種“動”的狀態(tài),等等。而不是對外界刺激毫無反應,對一切都沒有欲望。我們說,年輕人和老年人相比,最大的特點就是充滿激情和欲望,喜歡新鮮,喜歡冒險,對不對?身體也是這樣,當身體對刺激沒有反應,對生理需求欲望低下時,表明你的身體正在老化。
斷食,就是一種給予身體刺激和壓力,激發(fā)身體活力的手段。適當?shù)仞I一餓,身體的各個部位會更加高速地運轉(zhuǎn),去消耗儲存的能量以維持生命。所謂“習慣成自然”,當身體習慣一日三餐時,身體對這方面的刺激反應就會減弱,甚至忽視。而一旦習慣被打破,食欲自然增強,與之相應的消化系統(tǒng)反應也會增強,身體自然活力大增。身體自身的潛能將得到發(fā)揮,并自動調(diào)節(jié),幫助身體回復到平衡、健康的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