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白白的妥協(xié),彰顯了我們的高尚;坦坦蕩蕩的妥協(xié),體現了我們的英雄!
論語解讀
我們在妥協(xié)中前行。尤其是作為中小企業(yè),要靠弱勢前行。弱勢就是妥協(xié)的一面要無處不在。我們在成長階段的個性是太過張揚,張揚得太過激情。悲壯到跳下汨羅江的屈原,癡迷到瘋瘋癲癲的李白。這都不是我嚴介和效仿的榜樣。在妥協(xié)中前行,要柔忍,要妥協(xié)。我們的妥協(xié),絕對不能是糊里糊涂的妥協(xié)。我們這個妥協(xié),是明明白白的妥協(xié),彰顯了我們的高尚;我們這個妥協(xié),是坦坦蕩蕩的妥協(xié),體現了我們的英雄!
共鳴語錄
追求自由是人的本性,之所以吸取老莊的思想是適應環(huán)境的需要,男人的妥協(xié)也要有個臺階。商人的利益,官商的臉面,在現時的語境下,妥協(xié)也許是最大的智慧。
——馮侖
中國社會最缺乏的是寬容和妥協(xié)的民主精神,最不缺乏的是毫不寬容和妥協(xié)的徹底的革命精神;多的是毫不妥協(xié)和讓步的斗士,少的是善于妥協(xié)敢于讓步的寬宏大度的紳士。我們應該培植的就是這么一種寬容精神。
——童大渙
妥協(xié)是政治的靈魂,如果不是其全部的話。
——阿克頓
【引申】明明白白、坦坦蕩蕩的妥協(xié),不僅僅是一種做人做事的藝術,更是一種人們追求共同理想、建立共同價值觀的必經之路。如果沒有妥協(xié),各執(zhí)己見,那么利益各方肯定無法達成一致;如果私底下妥協(xié),進行秘密交易,那么妥協(xié)出來的結果也無法代表大多數人的利益,自然也不會成為大多數人遵守的游戲規(guī)則。
旁敲直擊
將相和
戰(zhàn)國時候,秦國最強,常常進攻別的國家。
有一回,趙王得了一件無價之寶,叫和氏璧。秦王知道了,就寫一封信給趙王,說愿意拿十五座城換這塊璧。
趙王接到了信非常著急,立即召集大臣來商議。大家說秦王不過想把和氏璧騙到手罷了,不能上他的當,可是不答應,又怕他派兵來進攻。
正在為難的時候,有人說有個藺相如,他勇敢機智,也許能解決這個難題。
趙王把藺相如找來,問他該怎么辦。
藺相如想了一會兒,說:“我愿意帶著和氏璧到秦國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來換,我就把璧交給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來。那時候秦國理屈,就沒有動兵的理由?!?/p>
趙王和大臣們沒有別的辦法,只好派藺相如帶著和氏璧到秦國去。
藺相如出使秦國,最終讓和氏璧“完璧歸趙”。藺相如立了功,趙王封他做上大夫。
過了幾年,秦王約趙王在澠池會見。趙王和大臣們商議說:“去吧,怕有危險;不去吧,又顯得太膽怯?!碧A相如認為對秦王不能示弱,還是去的好。趙王這才決定動身,并且讓藺相如隨行。大將軍廉頗帶著軍隊送他們到邊界上,做好了抵御秦軍的準備。
趙王到了澠池,會見了秦王。秦王在澠池會上沒占到便宜。他知道廉頗已經在邊境上做好了準備,不敢拿趙王怎么樣,只好讓趙王回去。
藺相如又立了功。趙王封藺相如為上卿,職位比廉頗高。
廉頗很不服氣,他對別人說:“我廉頗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立下許多大功。他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頭上去了。我碰見他,得給他個下不了臺!”這話傳到了藺相如耳朵里,藺相如就請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頗見面。
有一天,藺相如坐車出去,遠遠看見廉頗騎著高頭大馬過來了,他趕緊叫車夫把車往回趕。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順眼了。他們說,藺相如怕廉頗像老鼠見了貓似的,為什么要怕他呢!藺相如對他們說:“諸位請想一想,廉將軍和秦王比,誰厲害?”他們說:“當然秦王厲害!”藺相如說:“秦王我都不怕,會怕廉將軍嗎?大家知道,秦王不敢進攻我們趙國,就因為武有廉頗,文有藺相如。如果我們倆鬧不和,就會削弱趙國的力量,秦國必然乘機來打我們。我之所以避著廉將軍,為的是我們趙國??!”
藺相如的話傳到了廉頗的耳朵里。廉頗靜下心來想了想,覺得自己為了爭一口氣,就不顧國家的利益,真不應該。于是,他脫下戰(zhàn)袍,背上荊條,到藺相如門上請罪。藺相如見廉頗來負荊請罪,連忙熱情地出來迎接。從此以后,他們倆成了好朋友,同心協(xié)力保衛(wèi)趙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