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是企業(yè)的幾倍在這次調(diào)查中,我發(fā)現(xiàn)有一個縣檢察院有40個人,辦公樓建筑面積1700平方米,人均40多平方米,院長還嫌不夠大,經(jīng)過多方求助,跑上級門路,總算要到錢,準備蓋一棟比原來大一倍的辦公大樓。
到底人均面積多大才合理呢?
上級部門和財政部門,又憑什么認定夠還是不夠?又憑什么撥給款項蓋新樓呢?
這些都不清楚,沒有科學依據(jù),沒有額定標準。反正對這個縣檢察院來說,錢多多益善,辦公樓面積越大越好。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叫得急、跑得勤,就能多要到錢。
所以我們看到,一些政府部門的辦公樓越蓋越大,完全超出實際需要,多出來的面積做招待所、酒樓、出租店面等等,以這種方式創(chuàng)收,給自己發(fā)福利。
我到過西部的一個小鎮(zhèn),鎮(zhèn)郵政所在公路邊蓋了一棟主樓,共3層21間房,除了二樓留了一間用于郵政業(yè)務辦公以外,其余的部分都做了飯店、食雜店、修車店和招待所。主樓后面是一個很大的停車場,經(jīng)營停車收費,停車場再后面,還有一棟樓,但全部用作招待所。這里的業(yè)務使用面積占多少比例呢?不到1/20。
還有個交通局,30多號人,蓋了一座2000多平方米的辦公大樓,業(yè)務使用率不到一半。
2003年,云南省大姚縣及周邊地區(qū)發(fā)生兩次6級以上的地震,大量農(nóng)民的房屋在地震中倒塌。中央財政及其他部門先后下?lián)芰?億多元,幫助災民恢復重建。
9個多月后,到2004年4月審計時,2201戶災民還住在帳篷里,“因為錢不夠,正在申請劃撥”。而實際上卻是大量救濟款滯留在縣財政局,有的被挪用蓋政府辦公樓(姚安民政局新建大樓,賓川民政局新建大樓,大姚縣法院新建辦公大樓……)。
其中的海古簸村,用救災款建了一座共3層15間的村委會大樓。據(jù)了解,這個村委會平時只有3個人上班,每人平均5間辦公室。如此豪華的村委會辦公大樓,與旁邊農(nóng)民住的房子,形成鮮明的對比,農(nóng)民住的房子連磚墻都不是,還是傳統(tǒng)的“土打壘”墻。這座村委會辦公大樓應該“幾十年”都不會落后,村干部毫無愧色。在省里的資金批復表上,57個村委會,總共占用了2391萬元的救災款。
侵占救災款大蓋辦公樓,這絕不是僅有的案例。
那么,辦公室面積多大才合理呢?財政、規(guī)劃部門依據(jù)什么標準來批準建設立項呢?
企業(yè)租用寫字樓的面積,也許最能說明什么是合理的面積,什么是可供參考的標準。
租用寫字樓的單位,很多是中小企業(yè)、民營企業(yè)。他們是自己掏錢租房子,租用面積多,花錢也多。他們既要使辦公面積夠用,又要盡量省錢,所以他們?nèi)司k公面積是比較合理的。我計算過一棟寫字樓,25個單位,人均辦公面積只有14.6平方米,最少的只有8平方米,最多的25平方米。
企業(yè)的辦公室成本,顯然比政府節(jié)省很多,政府用房不用自己掏錢,不心疼,所以人均40多平方米還嫌不夠,還要蓋大一倍的房子。
實際上,一些地方的政府部門,尤其是一些實權部門,超出業(yè)務需要蓋辦公樓,利用辦公樓從事經(jīng)營或出租的情況相當普遍,政府辦公室成本通常是企業(yè)的2~5倍。
我們的財政并不寬裕,但卻浪費了相當多的錢,花在蓋“多余的”房子上。
財政部門切蛋糕,憑什么標準?依據(jù)什么科學數(shù)據(jù)?在一些地方政府中,財政撥款并沒有一個系統(tǒng)的量化標準,很多時候都靠領導個人的主觀判斷。我們的財政管理離科學化、精細化確實還有一定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