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政府管理的十大進步

政府精細化管理 作者:溫德誠


進入21世紀以來,民眾欣喜地看到,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從嚴治政,行政管理精細化上,已經作出了艱苦卓絕的努力,政府管理精細化也有了明顯的進步。這主要表現在以下10個方面:

(一)對政府管理精細化有所認識

2006年3月,在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政府執(zhí)行力第一次被寫進溫家寶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這標志著政府高層對政府系統(tǒng)自身的科學化、精細化管理的重視,也標志著政府的工作由過去重制定政策,開始轉向抓政策的落實和執(zhí)行上。

科學發(fā)展觀的提出,強調了政府工作必須尊重科學,按客觀規(guī)律辦事,協(xié)調發(fā)展,實行決策科學化,管理科學化,科學管理由此被納入政府的工作范疇。

此外,行政成本概念、效能概念、執(zhí)政能力概念、政府服務產品概念也頻繁出現在媒體和政府文件上,這都表明了政府已經認識到:對自身的管理必須精細化。

(二)政府關注民生有了前所未有的進步

“三個代表”的宣傳、學習、實踐活動已廣泛開展,“三個代表”思想當中就包含有代表民眾利益、關注民生方面的內容。

同時,我們可以看到政府在這方面作出的各種努力。比如抗“非典”行動、整治危及生命和健康的生產安全隱患、關閉小煤窯、治理環(huán)境污染等行動,都讓老百姓感受到生命的價值和政府對生命的關注。而為農民工討工錢、推進農村醫(yī)保、西部開發(fā)、扶貧工程、希望工程、取消農業(yè)稅、建設平安社區(qū)等等,更是體現了政府對民生無微不至的關懷。這都是有目共睹的政府工作的卓越進步。

(三)官民雙向溝通渠道在疏通

部分政務信息公開、政府辦事程序公示、政府采購招標制、政府官員下訪基層、工作重心下移、領導人上電視現場辦公、開通便民熱線與民對話等,使官民溝通的渠道正一步步拓寬。

(四)政府為民辦事效率大幅提高

中央和地方政府廢除了大量的、成百上千的阻礙效率的政策文件,簡化了辦事程序,辦事有了限時制,老百姓親身體會到政府辦事比以前快了,公務員臉難看事難辦的情況少了,政府的服務意識正在增強。

(五)公務員、官員的考核有了更科學的指標體系

以國民生產總值等硬指標為主要考核項目的狀況,已開始改變,關系到民生的持續(xù)性發(fā)展的綜合指標,如能源消耗、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社會安全、社會保障等開始被列入考核內容。

(六)部門之間的協(xié)調配合,開始見諸行動

應對災害和突發(fā)事件,各地政府都制訂出了跨部門的應急系統(tǒng)預案;城市各部門聯(lián)合執(zhí)法、聯(lián)合辦公已在實施;各部門間、各地區(qū)間的信息共享計劃也正在啟動。

(七)一些地方政府正在著力打造區(qū)域品牌,實行科學

的區(qū)域發(fā)展定位,且已初顯成效大連的國際服裝城、濰坊的風箏節(jié)、溫州的鞋都、義烏的小商品集散地,還有竹子之鄉(xiāng)、水果之鄉(xiāng)、無公害蔬菜基地等,各地政府越來越注重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區(qū)域經濟和區(qū)域品牌。

(八)開始真正重視對公務員進行有效培訓

中共中央最近發(fā)出通知,縣處級以下的干部,每年要參加不少于12天的脫產培訓,縣處級以上(含縣處級)的干部,每5年要參加3個月以上的培訓。由此看出,中央對公務員培訓有了前所未有的重視,也表明了中央對提高行政效能和執(zhí)行力的堅定決心。

(九)黨政組織內部的監(jiān)控力度在加大

查處貪污賄賂大案,紀檢、檢察機關功不可沒;治理三亂(亂檢查、亂收費、亂罰款)行動已取得明顯成效;審計部門卓有成效的工作,遏制了國有資產的流失;一把手問責制,使過去的單位負責制、集體負責制,最后無人負責的狀況得到改觀。責任落實到個人,使過去因責任泛化而難以追究責任的情況,變得可操作了。

(十)一批務實創(chuàng)新的管理人才脫穎而出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已涌現出一批真抓落實、實事求是的行政管理人才。政府精細化管理,地、市、縣一把手是關鍵。中國如果有更多的一把手像蘭州市委書記、邵陽市長、溫州市長、前大連市長那樣嘔心瀝血工作,政府的精細化管理就能在全國黨政機關蔚然成風。

所有這些都在表明,政府管理的確在進步,在向精細化管理邁進。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