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度貼吧里出現(xiàn)了一個孩子這樣的“呼救”:“我是一個初三的學生,面對網絡,我深深陷入其中。我想擺脫,但是回天無力,虛擬的世界簡直太精彩 誰來拯救我!”面對此情此景,父母們除了心痛還能想些什么?如何保障青少年網絡安全,拯救這些沉迷于網絡的“童心”,成為社會面臨的現(xiàn)實問題。
長期關注和研究青少年犯罪的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王大偉,最近對工讀學校調查發(fā)現(xiàn),在青少年犯罪的各類案件中,有六至七成的少年人走上犯罪道路是由于沉迷網絡。
在北京軍區(qū)總醫(yī)院成癮醫(yī)學中心的青少年心理成長基地,一些網絡成癮孩子的家長,面對記者采訪時,眼神中流露著無奈和無助。
“我怎么也想不通,他會變得如此冷漠,以前他很聽話的。”回想起兩個月前深陷網絡不能自拔的兒子小偉(化名),小偉的母親王麗(化名)一臉迷茫,“我在網吧里痛徹心扉地哭,跪下求他回家,他一點表情都沒有!”
兩個月前,年近花甲的王麗夫婦東挪西借,從老家連哄帶騙,最終將被網絡折磨得不成人形的兒子送來這里戒除網癮。
小偉的成績雖不是很好,但一直是個懂事的孩子。初二時開始接觸網絡,他每天放學會晚回家15-30分鐘,由于沒影響學習,我們也沒在意。去年9月,15歲的小偉以不錯的成績考入高中。
“去年10月和今年2月,由于一點誤會,學校先后兩次要求我們把小偉領回家反思,缺了10多天的課,小偉就跟不上班了。小偉拒絕去學校上課,每天在家閑著,兩周后離家出走。
三天后,我們在學校附近的一家網吧里找到他,把他找回家,兩天后再次離家出走。之后的一個多月,他吃在網吧、睡在網吧,為了上網,還四處向同學、親戚借錢。
“冬夜里下著大雪,我和他爸爸冒著風雪去網吧找他,我一遍遍地哭著求他,孩子,別玩了,跟媽回家吧,他完全無動于衷!”
僅僅一個多月,健康活潑的小偉變得兩眼發(fā)直、萎靡不振、面黃肌瘦,體重減少了20多斤。最讓王麗夫婦不能接受的是,小偉變得異常冷血,不管他們怎么哀求,都無動于衷,眼里只有電腦游戲?!叭f般無奈下,我們把他送到這里接受解除網癮的治療?!?/p>
小偉只是中國眾多沉迷于網絡的孩子之一,痛心疾首的同時我們應該思考的是:“富有”的獨生子女到底缺少的是什么?
多年從事網絡成癮研究的陶然曾經對收治的641例網絡成癮青少年進行臨床心理分析,結果表明,84.9%感到朋友較少,85%不愿參加社交活動、感到孤獨。
親情的缺少也是孩子沉迷網絡的重要原因。北京軍區(qū)總院成癮醫(yī)學中心的另一份對2000例青少年網癮患者的分析顯示,這些家庭中,父母與孩子的有效溝通時間每周平均小于1小時?!扒f不要認為父母的責任僅是滿足孩子物質需求,事實上,親情的交流、細膩的關愛才是最重要的?!碧杖槐硎尽?/p>
隨著3G的開通和網絡的遍及,青少年的網絡安全面臨的形勢將更為迫切。怎樣才能保證我們的孩子既能用好網絡又能不沉迷其中呢?
專家表示,一個正常的孩子最后陷入網絡深淵,可能是個體、家庭和社會環(huán)境多重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所以,防止孩子沉迷網絡,同樣需要全社會的力量。
網絡像是一個沒有警察的“大社會”,青少年在其中可隨心所欲,尤其是大量的暴力游戲和不良網站讓不諳世事的未成年人根本抵擋不住誘惑,深陷其中。
中國青少年網絡協(xié)會秘書長郝向宏建議,有關部門應制定切實可行的制度,保障網絡實名制的實行,并在此基礎上實行網絡內容的分級制度,防止青少年接觸不利于身心健康發(fā)展的內容;加強對網絡游戲審核、制作及運營的監(jiān)管,完善防沉迷系統(tǒng)。
“在堵住有害信息的同時,還要進行疏導?!蓖醮髠フf。據了解,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xié)委員李玉玲提交了“建議制定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法” 、“在學校開展心理化教育”、“設立青少年網絡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