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春意盎然小金魚兒

老俗事 作者:周簡段


北京人養(yǎng)金魚,始于1190年金章宗修魚藻池,迄今已有近八百年歷史。上自官宦人家、貴胄大賈:下至布衣百姓。無不喜在魚桌、泥盆或玻璃缸中貯養(yǎng)幾尾金魚,閑暇時觀賞。既可消遣解悶,又可頤養(yǎng)精神。

位于天壇北側(cè)的金魚池,即金章宗所建魚藻池之故址,其地方圓數(shù)百畝,乃中國金魚之搖籃。開春以后冰雪消融,水綠而魚紅,映日結(jié)隊爭游,將碧水蕩起層層漣漪,那盎然的春意,雖丹青妙手而難以繪出,惟身臨其境方能領(lǐng)略個中詩情畫意。

雜居池畔的魚把式,春日勞作之成敗,法定著他們一年收益的多寡。除井然不紊地準備繁殖仔魚外,紛紛挑起古拙的魚挑子,散入京城六街三市,高聲吆喝:“賣大小――小金魚來!”這抑揚頓挫的賣貨聲,將春天的消息傳遞給千家萬戶,為古城描畫出濃艷的春色。

金魚商販一副柳木高粱多格魚盆挑在肩上,走街串巷,不時地吆喝著:“賣大小――小金魚來!蛤蟆骨朵大田螺來!”男女老幼只要一聽到這富有春意的叫賣聲,便興沖沖地跨出大門,將魚挑子團團圍住?;蜻x購幾條五顏六色的金魚,或挑幾個蠕蠕而動的大田螺,或買一小盆黑的蛤蟆骨朵(即蝌蚪),仿佛廣州人喝活蛇膽一般。一仰脖兒便咕嘟進肚里去了,那味道于苦澀中夾帶著土腥氣,據(jù)說可以清眼、敗火、解瘟毒。癡心的父母愛子心切,每遇金魚挑子過街,必然張羅著給孩子們買些喝;膽小的孩子把黑乎乎的活物送到嘴邊時,往往因疑慮而躊躇,甚至被嚇得哇哇哭起來。

金魚挑子前后的兩個木盆里,各用薄木板截成四至六個扇面形的小格兒,分別放有紅、橙、紫、藍、墨、古銅、銀白、五花等各色金魚;其品種如鵝頭、虎頭、龍睛、丹鳳、玳瑁以及珍珠鱗、水泡眼等,皆因其形似而名之。更有異種者,系曾國藩玄孫所開“知樂魚莊”的老把式經(jīng)多年雜交培育而成。在這些極其珍貴的品種中,白而朱其額者曰鶴珠、朱而白其脊者曰銀鞍、朱脊而有七枚白點者曰七星、白脊而有八條朱紋者曰八卦。此外,尚有金目、銀目、雙環(huán)、四尾之屬,奇特而多變,賣者每每昂其值,待價而沽。

北京人飼養(yǎng)金魚,選擇容器亦非??季?。小條金魚一般放入玻璃盎或玻璃瓶中,轉(zhuǎn)側(cè)其影大小俄忽,殊可一觀。大條金魚則置于庭院中的雕有龍頭的泥質(zhì)魚盆或“鱔魚青”陶質(zhì)缸中。陽春時節(jié),明媚的陽光透過清澈的水面,把魚兒的倩影映在盆底。八九尾五色斑斕的金魚擺弄著肥胖的頭身與發(fā)達的尾鰭、翕張而游,影隨魚動,似與主人相樂。忽然,一陣清風徐來,幾片桃花飄落于水面,驚動了滿盆金魚紛至沓來,吞吐落英,呷呷有聲,或沉或浮,戲弄不已,真?zhèn)€是趣味盎然,令人樂而忘憂。

以魚桌養(yǎng)金魚,多見于殷實人家。桌架以花梨、紫檀或紅木為之。桌面及四圍鑲嵌玻璃與天然彩色光澤的螺鈿,常年置于客廳,賓主坐在魚桌四面的繡墩上,品茗兼可觀魚,賞心悅目。

每年霜降后至翌年清明前,是小金魚兒冬眠階段,須將其置于室內(nèi)陰暗處,不投餌料,亦不換水,使其靜靜地趴在盆底上,維持基礎(chǔ)代謝,即可安全越冬。清明節(jié)后三四日,地氣上升陽盛而陰衰,此時之金魚愛好者皆像農(nóng)民不違家時一樣,將金魚移到室外,謂之“出盆”。出盆后的小金魚,沐浴著和煦的陽光,呼吸著駘蕩的春風,吞噬著鮮紅的魚蟲,不消數(shù)目光景,那冬眠時呆若木雞的狀態(tài)遂逐漸消逝,觀其歡快之情景,恰似柳宗元《小石潭記》所云“往來翕忽”而“皆若空游無所依”。魚樂,人更樂;魚樂春光,人樂觀魚,其樂無窮。而樂天知命,恬淡不慕榮華富貴,恰是長壽之道也。

老北京人悟出飼養(yǎng)金魚之三味者,不乏其人。小小的寵物并不像貓、狗那樣尚能以簡單的鳴叫與主人交流感情,其舒服、歡樂或是痛苦之情態(tài),只賴其游姿及色彩之變化來表達,即使受創(chuàng)傷而疼死,也是默默無聲。這似乎是懦弱無能,實則是一種美德,它全身心地獻給人類以美妙的精神享受,一旦受到各種戕害,絕不像貓狗那樣,還要露出兇惡的獠牙和鐵鉤般的爪子。正因如此,諸多確有道德修養(yǎng)的正人君子越發(fā)青睞可愛的小金魚兒,家家喜愛,人人喜愛,中國人喜愛,外國人亦喜愛,蓋因它象征著和平與吉祥,蓋因它點綴并美化著人類的春天。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