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害化學物質的致癌性
時至今日,癌癥已經逐漸在我們面前摘掉了神秘的“面紗”,隨著對癌癥認識的加深,癌細胞的“作案”機理也逐漸呈現(xiàn)在了我們的眼前。但是,這一切卻只能說明癌細胞變得越來越肆無忌憚。因為癌癥的發(fā)病率正呈逐年上升的趨勢。是什么原因讓癌細胞變得這么大膽了呢?生活中的各種毒素就扮演了極為重要的“幫兇”角色。
多種多樣的致癌物
在能夠致癌的毒素中,有些是可直接引起癌癥的致癌物,如煤焦油可誘發(fā)皮膚癌;還有一些是致癌危險因素,如吸煙、飲酒以及不良的飲食和生活習慣等。按照致癌物的性質,可以將其劃分為化學致癌物和物理致癌物等,其中化學致癌物的種類最多。
化學致癌物在生活周邊環(huán)境中廣泛存在,能夠誘發(fā)多種類型的腫瘤,潛伏期一般為20年左右,時間長的甚至可以達到四五十年,短的為1—2年。
化學致癌物按照致癌的作用及理由可以劃分為不同的三種:直接致癌物、間接致癌物、促癌物?;瘜W致癌物中最常見的,也是危害性最大的就是多環(huán)芳烴類物質、黃曲霉素等,這兩種化學物都有強烈的致癌作用,不可不防。
水污染可致癌
有一項可靠的調查資料顯示,生活在被工業(yè)廢水污染的水中的魚類發(fā)生肝癌的幾率,要比生活在凈水中的同類魚高得多。由此可見,水污染與人群的癌癥發(fā)生率有明顯的關系。
為研究飲水中有機污染物的致癌作用,近20年來,許多國家都進行了飲用水和水源水有機萃取物致突變性研究。美國環(huán)保局從自來水中檢出20多種有明顯致癌作用的有機污染物,檢測出26種可疑致癌物,18種促癌物。還有的研究者進行了飲水與腫瘤關系的流行病學調查。此外,飲水加氯消毒產生的副產物如鹵代甲烷等具有明顯的致突變性,使得人們對加氯消毒后的飲水致癌性的危害憂慮有所增加,認為飲水中三鹵代甲烷類的物質可能與膀胱癌、結腸癌和直腸癌的危險度增加有關。一般認為,水污染與癌癥發(fā)生率的相關性依次為胃、直腸、食道、肺、肝和膽、結腸、胰、乳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