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是去呢,還是不去?--孩子猶豫不決,就會磨蹭拖拉
猶豫不決是遲疑、拿不定主意的意思。由這個定義我們就能看出來,一旦一個人做事變得猶豫不決,那么他就會不停地思考,這也使得他的行動變得緩慢。
有的孩子就經(jīng)常猶豫不決,如果要問他要不要去某個地方,他一定會在那里想半天:“是去呢?還是不去呢?”大量的時(shí)間就被他這種不斷的而且毫無意義的思考浪費(fèi)掉了,他做起事來自然就會磨蹭拖拉。
五一勞動節(jié)時(shí),全家好容易有了3天假期。放假第一天,媽媽問思思:“你想去哪里玩呢?”思思想了想說:“植物園吧?!眿寢寗傄c(diǎn)頭,思思卻又說:“嗯……我覺得自然博物館好像也不錯?!眿寢屨f:“那你到底想去哪里?”思思皺著眉頭說:“植物園新引進(jìn)了許多植物,看了可以長知識;自然博物館我很早前就想去了,可惜一直沒機(jī)會?!鋵?shí),我也想去游樂場玩一次的?!眿寢屝χ鴵u頭:“像你這樣選這個又選那個,總也決定不了,這怎么能行呢?”
思思聽了媽媽的話有些著急了,可是越急,她越選不出來。就這樣,假期第一天的上午時(shí)間,就被思思這“無止境”的選擇磨蹭過去了……
雖然我們不提倡孩子魯莽行事,但我們也同樣不希望孩子變得過分地瞻前顧后,他不能總是在左右衡量。當(dāng)機(jī)立斷才是孩子能快速做事的條件,否則猶豫不決一定會使他變得拖拉。而且,如此時(shí)間長了,孩子就會形成這種猶豫不決的個性。所以,我們該及時(shí)幫他糾正這種不良習(xí)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