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究竟什么是非語言交流?

FBI教你讀心術(shù) 作者:(美)喬·納瓦羅


非語言交流通常是指用非語言行為或身體語言而進行的交流,它是傳遞信息的一種方式。這一點與口頭語言一樣,不同的是它是通過面部表情、手勢、身體接觸(觸覺學)、身體移動(人體動作學)、姿勢、飾品服飾、珠寶、發(fā)型、文身,甚至語調(diào)、音色及個人聲音的音量(而不是講話內(nèi)容)等傳遞信息的。有調(diào)查顯示,60%~65%的人際交流屬于非語言行為,而做愛時,雙方的交流幾乎100%地屬于非語言行為。

非語言交流能夠真正反映一個人的思想、感覺和意圖。正因為如此,很多時候,當人們提及非語言行為時都會使用“告訴”一詞。人們常常會忽略自己的非語言交流行為。其實,身體語言比任何話語都誠實,因為話語總是會有意識地配合講話者的目的(見Box2)。

Box2:身體語言比口頭語言更可靠

發(fā)生在亞利桑那州的一起強奸案告訴了我們這一點,有時候,身體語言比口頭語言更可靠。一名年輕的犯罪嫌疑人被抓來審訊,他的供詞聽起來十分有說服力,而他的故事也似乎合理。

他聲明自己從未見過受害者,并曾沿著一排棉花地前行,然后左轉(zhuǎn),最后徑直走回家。我的同事快速記下了他的供詞,而我則在一旁注意著他的一舉一動。我發(fā)現(xiàn),當他說到左轉(zhuǎn)和回家時,他的手打了個向右的手勢,正好指向犯罪現(xiàn)場。如果不是一直在觀察他,我不可能抓住他的這一破綻——即言語(左轉(zhuǎn))和非語言行為(向右的手勢)的不一致??吹竭@個手勢后,我立刻確定這個人在說謊。于是,我對此進行了進一步的審問,最終他不得不認罪。

不管什么時候,對另外一個人的非語言行為的觀察總能幫助你理解這個人的感覺、意圖或行為。這種情況下,他或她的口頭語言會變得越來越清晰明了,這說明你已經(jīng)能夠成功地破譯和使用這種無聲的媒介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