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更有"奇杯異盞"對人行怪異之飲酒的,《兩般秋雨■隨筆》舉出以下三例:唐代虢國夫人把鹿腸懸掛屋梁之間,將兩端結(jié)住,其中實酒,要喝的人就打開其結(jié),用口去吸吮。金章宗用一種薄如冬瓜片的軟金葉,做成酒杯,使人喝時越吸越不盡,名叫"醉如泥"。宋人楊某,諂事卞繪,命令自己的妻子用兩手捧酒,捧到卞繪的嘴邊請他喝,說那是"白玉蓮花盞"。
這些人已夠無恥無聊,但尚是一時一人之"異行";而最莫名其妙,卻在宋元以后的文人間大行其道的,有所謂"鞋杯"。
(4)鞋杯行酒
《敝帚齋余談》說元代楊鐵崖好以妓鞋■小的行酒,是用宋人的先例。倪元鎮(zhèn)認(rèn)為穢臭不堪,每次碰到這種情形,就大怒離席而去。明代何元朗覓得南院歌妓王賽玉穿過的紅鞋,每每在宴會中用來行酒,座中必有多人因此喝得酩酊大醉,王世貞甚至作長詩來歌詠?!秷责芬草d有,"瞿士衡飲楊廉夫以鞋杯,廉夫命宗吉詠之,即作沁園春詞。"又載有許少華與馮惟敏之《鞋杯詞》。文人既然再三形諸吟詠,則普天下逐臭之夫何其多也!
而所謂"鞋杯",據(jù)陶宗儀《輟耕錄》所云"楊鐵崖之法",是把席間妓女之鞋脫下,將酒杯置于鞋中,以此輪番斟酒而飲,謂之"金蓮杯",因為凡"鞋杯"必用"三寸金蓮"所著之鞋乃可。我無法想象,個中滋味如何;也許有點"臭豆腐"的味道吧,否則怎會教這么多的高人雅士"上癮"呢?
八、飲酒結(jié)社
"高人雅士"飲酒也好聚朋結(jié)社,如西晉山濤、阮籍、嵇康、向秀、劉伶、阮咸、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飲酒酣暢,為世所稱的"竹林七賢",以及唐天寶間,孔巢父、李白、韓準(zhǔn)、裴政、張叔明、陶沔六人,在竹溪結(jié)社,詩酒流連,當(dāng)時號稱的"竹溪六逸,"可算作文人結(jié)社飲酒的話,那么所謂"酒社"就應(yīng)當(dāng)有長遠(yuǎn)的歷史。
(1)明清酒社
降及明清兩代,集結(jié)同好飲酒作為風(fēng)雅團(tuán)體,似乎相當(dāng)流行。譬如明代袁宏道為其酒社著《觴政》、黃周星亦有《酒社■言》,一方面表達(dá)他們的飲酒觀,也一方面設(shè)定他們的條件和規(guī)矩。《清稗類鈔》記載趙味辛司馬、洪稚存太史、張船山太守、吳山尊學(xué)士同官京師,約定每遇大雪,無須招邀,即會集南下洼之陶然亭,飲酒賦詩,規(guī)定遲到的請客。又記載王懿榮每逢春秋佳日,便與潘文勤與等十九人輪番作詩酒之會,"壺觴無虛日"。這兩條記載可以看出清人"酒社"或"酒會"之類的雅集,他們主要借酒論詩文。
(2)"酒帝"顧嗣立
但是康熙間有"酒帝"之稱的顧嗣立,他的酒社但論酒量不論詩文,要想加入,就沒那么容易了。阮葵生《茶余客話》說江蘇長洲人顧嗣立,是江左第一酒人,于所居秀野園結(jié)酒社。家里有三個酒杯,仿劉表稱作"三雅",大的容酒三十觔,其余兩個依次遞減。凡是想入酒社的,要先喝盡這"三大杯",然后才有資格入座。他因此在門口寫下這樣的告白:"酒客過門,延入與之雅,詰朝相見決雌雄。是者毋相?。菀馑际钦f:酒客過門,請到里面喝干三大杯,明早與我相見再比個高下。不是這樣的人,不要來廝混攪局。一般酒徒看了這告白,都被他的"威勢"震懾屈服,不敢進(jìn)門。但也有鼓起勇氣的,飲了那"三大杯"之后,就全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