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飛往卡爾加里的飛機上,一個印第安老太太就坐在我身邊,她的手臂上全是刺青,面容蒼老看著卻比我還結實。飛機要降落時,她微笑著對我說了一句話,我聽不懂,就沖她微笑。她不肯罷休,又說了幾句,我只好跟她說:“我到卡爾加里來看我的一個朋友。我和她認識十多年了,我來看看她生活得怎么樣?!睆谋砬樯?,我根本不知道老太太是不是聽懂了,她揮舞著手臂又說了好幾句,從語氣上我也判斷不出她是激動了還是生氣了,我忽然想做惡作劇,就用中文大聲說:“我這朋友叫史小杏,她是我的大學同學,來這里三年了?!崩咸粗遥⑿?,嘀咕了一句,聽起來像一句祝福,也像一句咒語。
2
10月份的卡爾加里已經(jīng)寒氣逼人,我穿著在北京過冬的衣服,還是覺得冷冰冰的。這里冬天的氣溫會到零下30度,所以每棟大樓之間建有廊橋,免得行人在大街上挨凍。在酒店里安頓停當,想著是否要馬上給小杏打電話。從北京出發(fā)之前,我就告訴了她我的行程,但真要和她見面卻有些不安。酒店寬闊的大床上堆滿了枕頭,窗外飄著細雨,我昏昏欲睡。最終還是決定,按照旅游手冊上的介紹,先到格倫鮑博物館去。按照書上所說,那里應該有一個巨大的冰柱雕刻,我找到了冰柱,心里踏實了一些。很快我也看到了那頂印第安人的帳篷,開口向東,意味著迎接日出和對造物主的膜拜,這里的陳列可能經(jīng)久不變,世界各地的游客都可以拿著一本旅游手冊找到那個用96支老鷹羽毛制成的精美頭飾。
博物館里有一個小隔間,銀幕上放映的是一個資料片,記錄印第安原住民的生活。沒有字幕,沒有解說,也沒有配樂,他們在一片平原上搭帳篷,縫衣服,做飯,彼此之間似乎也不交談,從他們的臉上看不出任何情緒。我如同在觀看一群玻璃器皿中的小白鼠,但畫面中呈現(xiàn)的就是一種實實在在的生活,假設有一部攝影機,不被察覺地探入一間公寓,記錄這間公寓中的生活,不論這間公寓是在卡爾加里還是在北京,我們將看到什么?會看到一個人睡覺、吃飯、看書、沉思;她自己不會發(fā)出任何聲響,也沒有人和她交談,臉上看不出快樂或悲傷;她從客廳走到廚房,打開冰箱,拿出一大瓶牛奶,她喝了兩口,又回到客廳,她關上一盞明亮的燈,又打開一盞暗黃的燈,她在燈下坐著。這就是我想象的史小杏的生活,似乎包含著某種同情的成分,但大多數(shù)人的生活不也是這個樣子?如果真有這么一臺攝影機,要拍攝一堆素材留作未來人類學的研究之用,我希望它能記錄下幾年前在頤和園的十七孔橋,吳胖子、史小杏和我,三個人放風箏的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