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里頭最叫人煩惱和頭疼的事兒之一就是寫東西。雖然比較起來,現(xiàn)在寫東西早已經(jīng)不用鋼筆圓珠筆了,而且長篇大論的文章也很少用到,而主要是以PowerPoint的幻燈片為主。這些個片片,在公司里我們通常稱作“Chart”。
寫“Chart”很叫人費神,尤其是經(jīng)常還要用英文。以至于有一天和一位很“Senior”的同事抱怨。沒想到的是,這位生于中國臺灣、長在美國的同事說,你做的很好啊。你知道嗎?在我上中學(xué)的時候(老劉相信那是個美國的中學(xué)),老師就告訴我們要學(xué)會“Think On Paper”。
哦,Think On Paper! 老劉忽然有了“醍醐灌頂”的感覺,幸福地發(fā)現(xiàn)自己誤打誤撞地做著正確的事兒。
于是想起來咱們老祖宗也有一句經(jīng)典的話,叫做“好腦瓜不如爛筆頭”。
沒錯。對于很多聰明的人來說,在腦子里形成一些好的想法不是一件難事兒,甚至通過口述把這樣的好想法表達出來也不難。但是,對于再聰明的人,把好的想法變成一個相對完善的想法在腦子里也是不容易的。因為你在腦子里很難去檢查你的想法中存在的各種各樣的漏洞和需要解決的問題。
但是如果你把他寫下來就不同了。你可以一遍又一遍地審視你的想法,一遍又一遍地補充和完善你的想法。你可以把紙上的(電腦上的)的想法看成別人的想法去批評和挑剔。
尤其是如果你腦子里有一套成熟的思維模式——譬如像本公司的“業(yè)務(wù)領(lǐng)導(dǎo)力模式”(Business Leadership Model),那么你在紙上完善你的想法的速度就會更快,質(zhì)量就會更高。
我想我的那位同事的老師所說的“Think On Paper”的本意是在你思考的時候腦子里就有一張紙存在。但是依老劉的經(jīng)驗這絕對不是一日之功。只有長期的訓(xùn)練才能做到。
于是就想起老劉當(dāng)初加入一間美國軟件公司,最初去美國開會的時候,看到那些藍眼睛高鼻子的小年輕一邊討論,一邊寫Chart,討論完了,Chart也寫完了,稍作修改,便登臺演講。那個時候是又驚訝又羨慕。
現(xiàn)在知道了,其實我們也能做到。只是對老劉來說,醒悟的晚了一些。
您還不晚。
如果我們的中學(xué)老師也會這樣教學(xué)生,我們的下一代就沒有老劉曾經(jīng)的問題了。
(2008.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