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鄰隔壁還有一家姓姚的。姚老太太約有50多歲,面目倒還和善,但不知為什么她和潘姨太太總是談不攏,久而久之,兩個人見面連招呼也不打了。她有一個干女兒,叫“阿三”,本姓楊,家住清波門頭,人家都稱她作三姑娘。阿三并不管大人之間的糾葛,她一有時間就到這邊串門。
壽生活在這樣一群婦女當中,受著她們的關懷和愛護。慢慢地他心中也生出一種莫名的依戀和溫情。這種變化的標志是,他開始注意這位阿三姑娘了。
阿三每次來,總是先到樓上,同潘姨太太打個招呼,然后走下樓來,站在壽讀書寫字的板桌旁邊,懷里抱著一只名叫“三花”的大貓,看他影寫木刻的字帖。十二三歲的壽,感情尚處在朦朧期,隱約地覺得這個姑娘很不錯,心里想親近她,但總是不知道說什么好。其實在這樣天天見面的日子里,他們很少說話。壽因為讀書太入迷,眼睛這時已經(jīng)相當近視了,所以他后來連阿三姑娘的面貌也記不清了。
其實這阿三姑娘長得并不漂亮,一個尖面龐,一雙烏眼睛,身材瘦小,腳是又尖又小,在女子中是很普通的。然而壽是生活在封閉的世界里,身邊的女人又多是大媽甚至奶奶,對比之下,阿三姑娘的天真和看他習字時的專注,以及她有時候受了氣后的可憐都足以打動壽的內(nèi)心。所以每當阿三姑娘在他的身邊,他好像渾身都有了勁,不自覺振作起來,努力把字寫好,滿足這位意中人的好奇心,并報答她的關懷。
當然這還談不上是愛情。
不過,那時他早已看過不少小說,也知道了男女之間可能有的種種交往。他作為一個男子,對自己的意中人生出一種保護意識,這是一種豪俠好義的念頭。有一天晚上,潘姨太太又談起鄰家姚姓,痛恨不已,末了說道:“阿三那小東西,也不是個好貨,將來總要流落到拱宸橋去做婊子的?!痹谝慌缘膲勐犃?,不知道這婊子是干什么的,但從潘姨太太的神情看去,這一定不是好事,心里就想道:“阿三要真的流落做了婊子,我必定要把她救出來?!?/p>
這次的“初戀”——或者可以說是暗戀——當然沒有什么結果。半年后,壽回到紹興。有一天,仆人阮升從杭州回來,說起花牌樓的事,道:“楊家三姑娘得霍亂死了?!眽勐犃?,想象她的模樣和她悲慘的死相,心里很覺得不快。但同時他的心里又安靜下來,仿佛一塊石頭放下了——他從此可以不再為他戀慕過的人操心了。
在杭州期間他很少出門,只是跟著用人去過梅花碑和城隍山,西湖呢,就只到過左公祠和岳墳這兩處。平時的出門,就是到監(jiān)獄里去探望祖父。每次去是上午,一直要陪他坐到下午才回來。
周福清脾氣暴躁,發(fā)怒時,咬手指甲,破口大罵。他在獄中有時也坐下看書,但他更愛到室外走動。他喜歡同禁卒們談笑,有時還愛和罪犯們談天,特別是那些造反者。他誰都敢罵,上到太后皇帝,下到后輩仆人。
對壽,他卻并不罵,而是很耐心地指導他讀書。
獄中備有多種圖書,壽可以自由取閱,例如《四史》、《明季南北略》、《明季稗史匯編》、《綱鑒易知錄》等等。
對祖父布置的功課,例如《詩經(jīng)》和《書經(jīng)》等關乎舉子業(yè)的,壽并不很感興趣。但因為將來必須參加科舉考試,八股文和試帖詩還須練習,不能中斷。祖父特別重視音韻學,讓他將一部《詩韻》抄了兩三遍,這種扎實的訓練對他以后的創(chuàng)作很有幫助。
壽覺得祖父的教育法很開明。祖父認為,讀書人受教育的初始階段應該是自由讀書,廣泛閱覽,以期自然開悟。他鼓勵壽讀小說,如《西游記》、《鏡花緣》、《儒林外史》等等,因為小說語言淺顯,文理順暢,讀得多了能使人“通”,通了之后,再讀別的東西,也就不難了。
此后壽照著這條路子,再讀《三國演義》,文字功底逐漸加深,轉而讀文言的《聊齋志異》,再進到《閱微草堂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