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八世時期(1491年到1547年在位,他以擁有六位妻子而在英國著名),允許四類男士佩戴盾徽,他們分別是peers(即貴族,包括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knights(即騎士,介紹他們時,可以用“Sir”稱呼)、esquires(即先生,他們?nèi)藬?shù)眾多,原本是騎士的助手,先輩往往也是騎士)、gentlemen(即紳士)。不過,容易引起混淆的是,gentlemen(紳士)也可以用來指稱上述所有四類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上層人士和貴族。他們幾乎都很富有,其中大部分人都想方設法獲取新的社會財富。當亨利國王與羅馬教廷決裂時,原本屬于教會的土地被沒收,成為國王的財產(chǎn)。大約有九十座大型的修道院被解散。另外,在每一個城鎮(zhèn),都至少擁有一座修道院。在全國范圍內(nèi),大約有八百個這樣的機構(gòu),以及大約三倍于皇室的土地。新興階層通過購買這些原本屬于教會的土地很快就變得受人尊敬,地位相對較低的紳士抓住這一機會提高他們的地位,商業(yè)中產(chǎn)階層也意識到他們可以藉此成為一個有領地的紳士。雖然這些人無法成為有世襲爵位的貴族,但只要他們通過購買土地證明了自己是受人尊重的名門望族,有著優(yōu)良的家族傳承,就能標榜自己是紳士。
與騎士、先生等拉丁詞有著明確的軍事起源不同,紳士的新地位并不能簡單地歸結(jié)于某種形式,它既與軍事無關,也與農(nóng)業(yè)勞作無關。他們僅代表著一個新出現(xiàn)的社會范疇,一個位列于“先生”之下的社會階層,僅僅只是紳士。紳士的高貴取決于被認可的社會地位,而貴族是通過世襲、過去的事跡或者與皇室有直接關聯(lián)而獲得的。如果一個男士被認為擁有了足夠多的財富,參與了足夠多的社會活動,那么他就是一個紳士。
從英國一個重要家族——諾??说陌退诡D家族幸免于難的一封信中可以看到,紳士是如何被形容為彬彬有禮的,這也是紳士所必需的。這封信列舉了成為紳士所必需的四個條件:首先是世襲的紳士血統(tǒng);其次,大部分的收入來源于所擁有的土地;第三個資格就是擔任官職。人們總是認為那些被選為官員的人比自己地位要高,至少不低于自己;第四個資格是與貴族血統(tǒng)的人有親屬關系或慣常的結(jié)合。
到了16世紀,紳士的定義中開始包含一些新的因素,如土地、財富及個人追求,更接近于現(xiàn)代的、非軍事的紳士概念。一方面,一批新涌現(xiàn)的知識階層人士被看作是紳士,他們從事法律或宗教工作,曾經(jīng)就讀于劍橋大學或牛津大學,或者在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的年代成為成功的商人;另一方面,關于紳士不該做什么的思想也開始逐漸擴散。按照當代作家約翰·布朗特的說法,那就是“他們不應該去耕田、養(yǎng)牲畜,也不應該做買賣”。耕田、養(yǎng)牲畜、做買賣是當時人們的主要謀生手段,可見,所謂新英國紳士的一個基本特征就是,他們不工作,也不應該工作。
到18世紀,紳士的含義又有了新的變化。1710年,愛爾蘭作家、政治家理查德·斯蒂爾在當時著名的Tatler雜志上撰文寫道:“朝臣、商人以及學者都應該有權擁有紳士稱號,紳士的稱號從來不是取決于一個人所處的環(huán)境,而是取決于他的行為?!边@可以看作是19世紀紳士的內(nèi)涵——紳士是有職業(yè)的人,他們服務于城市和國家。
17世紀的內(nèi)戰(zhàn),標志著英國從封建主義向資本主義轉(zhuǎn)變,從中世紀晚期過渡到現(xiàn)代早期。內(nèi)戰(zhàn)后,查理一世國王被判犯有叛國罪,并于1649年被押上斷頭臺;他的兒子查理二世被流放。但是,隨著查理二世的登基,英國的君主制又復辟了,傳統(tǒng)官方勢力又重新奪回了控制權,其中的大部分人在18世紀成為了貴族階層,被描繪為農(nóng)業(yè)資本主義時期的準資產(chǎn)階級精英。這些新的社會精英的出現(xiàn),使得英國進入了“上流社會”(politesociety),這在一定程度上彌合了內(nèi)戰(zhàn)所引發(fā)的社會創(chuàng)傷。在上流社會,不同等級的人之間能夠沒有約束地進行對話。無論是商人與貴族之間,還是小店店主與鄉(xiāng)村紳士之間,都不存在先前幾個世紀因為政治地位與宗教信仰不同所造成的障礙?!吧狭魃鐣贝砹吮?7世紀更為偉大的社會凝聚力。在這一轉(zhuǎn)變過程中,“上流社會”及其機構(gòu)在接下來的兩百年里得到了發(fā)展,紳士開始扮演關鍵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