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講 古代社會的政治組織(二)
第四節(jié) 教育和選舉
古代的教育,有“國學”和“鄉(xiāng)學”的區(qū)別,又有“大學”和“小學”的區(qū)別。“大學”和“小學”,是以程度淺深分的;“國學”和“鄉(xiāng)學”,一個是貴族進的,一個是平民進的。兩者截然,各為系統(tǒng),不可牽混。
《王制》:“天子日辟雍,諸侯曰泮官”,又說諸侯之國:“天子命之教,然后為學;小學在公宮南之左,太學在郊?!庇终f:“有虞氏養(yǎng)國老于上庠,養(yǎng)庶老于下庠;夏后氏養(yǎng)國老于東序,養(yǎng)庶老于西序;殷人養(yǎng)國老于右學,養(yǎng)庶老于左學;周人養(yǎng)國老于東膠,養(yǎng)庶老于虞庠。”所謂“辟雍”、“泮官”,是天子諸侯之國大學的通稱。“上庠”、“東序”、“右學”、“東膠”,是虞夏殷周四代大學的專稱?!跋骡浴?、“西序”、“左學”、“虞庠”,是四代小學的特稱。這都是天子和公卿大夫元士之子,所謂貴族人的。其入學的程序,《尚書大傳》說:“古之帝王者必立大學、小學,使王太子、王子、群后之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適子:十有三年,始入小學,見小節(jié)焉,踐小義焉;年二十人大學,見大節(jié)焉,踐大義焉?!薄队[》百四十八,《禮記·王制》疏節(jié)引,作“十五入小學”。
至于鄉(xiāng)學,則(一)《孟子》說:“夏曰校,殷日序,周日庠,”(二)《禮記·學記》說:“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shù)有序。”似乎比《孟子》多出兩層等級來。然而試看《尚書大傳》:
庶尹古者仕焉而已者,歸教于閹里。耪鈕已藏,祈樂已入,注,祈樂,當為新谷。歲事已畢,余子皆入學。十五始入小學,見小節(jié),踐小義;十八入大學,見大節(jié),踐大義焉。距冬至四十五日,始出學,傅農(nóng)事。,《儀禮通解》卷九。
再看《公羊》宣十五年《何注》:
一里八十戶,八家共一巷,中里為校室。選其耆老有高德者,名日父老?!率掠櫍咐辖逃谛J?。八歲者學小學,十五者學大學。
其有秀者,移于鄉(xiāng)學;鄉(xiāng)學之秀者移于庠;庫之秀者移于國學,學于小學。諸侯歲貢小學之秀者于天予,學于大學。其有秀者,命曰進士。行同能偶,別之以射,然后爵之。
這里頭“鄉(xiāng)學之秀者移于庠”八個字,是錯誤的。為什么呢?鄉(xiāng)學就是庠,《儀禮·鄉(xiāng)飲酒禮》:“主人拜迎于庠門之外”可證。所以《漢書·食貨志》這地方只說“其有秀異者,移鄉(xiāng)學于庠序;庠序之異者,移于國學”。并不說鄉(xiāng)學移于庠,庠移于國學。再看《學記》鄭注,“術(shù)當為遂,聲之誤也。古者仕焉而已者,歸教于閭里,朝夕于門側(cè)之堂,謂之塾?!吨芏Y》五百家為黨,二千五百家為遂;黨屬于鄉(xiāng),遂在遠郊之外”。那么,《學記》所謂“塾”,就是何休所謂“校室”,也就是《尚書大傳》所謂“余子皆入學”的“學”,“黨有庠,術(shù)有序”的“庠”、“序”,是因所在之地而異名,不是另有等級。這一級,和孟子所說“夏日校,殷曰序,周曰庠”的“?!?、“序”、“庠”相當。至于學記“家有塾”的“塾”,就是何休所謂“校室”,伏生所謂“余子皆入學”的“學”,孟子沒有提起。那么,古代平民所入的學校,是兩級制:一級在里,所謂“塾”,“校室”,“余子皆入學”的“學”。一級在鄉(xiāng)。所謂“夏日校,殷日序,周日庫”,《學記》所謂“黨有庠,術(shù)有序”。伏生所謂“十五始人小學”,“十八人大學”,措語有些含混。不如何休說“八歲者學小學,十五者學大學”清楚。這是一個“校室”里,因其年齡之大小,而所學各有不同,好比一個小學校里,分為初等、高等兩級,并不是一個“里”的區(qū)域里,還有“大學”、“小學”兩種學校。
這兩級學校,都是平民進的。進到鄉(xiāng)學里頭,就有入國學的機會了;人了國學,就仕進之途也在這里了。《王制》上說:
命鄉(xiāng)簡不帥教者以告;耆老皆朝于庠,元日習射上功,習鄉(xiāng)尚齒,大司徒帥國之俊士,與執(zhí)事焉。不變,命國之右鄉(xiāng),簡不帥教者移之左;命國之左鄉(xiāng),簡不帥教者移之右,如初禮;不變,移之郊,如初禮;不變,移之遂,如初禮;不變,屏之遠方,終身不齒。
命鄉(xiāng)論秀士,升之司徒,日選士;司徒論選士之秀者而升之學,日俊士;升于司徒者不征于鄉(xiāng),升于學者不征于司徒,日造士。樂正崇四術(shù),立四教,順先王詩書禮樂以造士;春秋教以禮樂,冬夏教以詩書,王大子、王子、群后之大子、卿大夫元士之適子、國之俊、選,皆造焉?!瓕⒊鰧W,小胥、大胥、小學正、簡不帥教者,以告于大樂正;大樂正以告于王。王命三公九卿大夫元士皆入學;不變,王親視學;不變,王三日不舉,屏之遠方,西方日棘,東方日寄,終身不齒。大學正論造士之秀者,以告于王,而升諸司馬,日進士。司馬辨論官才,論進士之賢者以告于王.而定其論。論定,然后官之;任官,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