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追問·思索(3)

對話:與世界接軌的15種表情 作者:陳紅兵


想想看,作為兩個能源和資源需求的大國,如果建立了健全的能源合作機制,在能源問題日益緊張的時代,兩國經濟將多么受益。

信息產業(yè)還具有互補性。印度的軟件技術舉世公認,不但人才雄厚且出口優(yōu)勢很強,弱點是硬件建設不足。在信息技術方面,中國市場對軟件需求量大,而軟件業(yè)的規(guī)模及水平落后于印度;然而,中國信息技術產業(yè)的硬件生產已經轉向了高附加值的生產領域,并且迅速成為全球信息硬件產品的生產基地,其產值僅次于美國。在結構優(yōu)化程度方面,中國也明顯好于印度。中印兩國在信息產業(yè)的軟硬件合作方面,具有很大的互補性及潛力。

中印兩國都是制藥大國。印度的制藥業(yè)實力十分雄厚,目前除了能生產各種“批量藥”之外,幾乎掌握全部的“處方藥”的生產技術。中國的制藥業(yè)廠家過多但效益低下,但中國有廉價勞動力和基礎設施的優(yōu)勢,中國生產的藥品也較為便宜。

在這種前提下,可以采用印方出技術,中方出基礎設施、原料和勞動力的方式進行合作,或者雙方聯(lián)合起來生產高檔藥。這樣,印方可以擴大業(yè)務獲取更高利潤,而中國則可以減少低檔藥的生產,學習先進技術,可獲得雙贏。

其他行業(yè)和領域也具有合作的巨大空間,如水稻種植、水果貿易、絲綢制品、生絲貿易等領域也有很大的拓展余地。

再問·巨大的差異

中印在經濟領域重要的差別之一,是印度的資本市場不像中國那樣過多地受到政府的干預。在中國的體制下,政府和大型國企能夠比較容易地募集資金,用于投資基礎設施建設和資本密集型項目,而大量的民營企業(yè)卻難以融資,在資本市場上明顯存在苦樂不均的情況。印度的經濟規(guī)則中雖然仍存在繁文縟節(jié),但其資本市場卻相當自由和獨立,印度的20多家交易所基本上都是獨立經營,彼此之間競爭激烈。印度的銀行貸款也較少受到政府的指導。相對中國而言,印度中小企業(yè)從銀行借貸到上市都有良好的環(huán)境和渠道。

中國的出口導向型制造業(yè)的繁榮在很大程度上是外國直接投資的產物,這有效地彌補了國內私營企業(yè)實力不足的現(xiàn)狀。在過去20年里,中國經濟已經騰飛,但中國的私營企業(yè)卻沒有隨之騰飛,中國迄今還沒有出現(xiàn)能夠與大型跨國公司一決高下的世界級私營公司。

新德里對海外印度人和外國投資總體上持懷疑態(tài)度,更傾向于從本國內部尋求發(fā)展經濟的動力。在這一過程中,印度成功地培育出一大批目前能夠與歐美最好的公司展開國際競爭的公司。這些公司中許多是屬于最尖端、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行業(yè),如軟件方面的信息系統(tǒng)公司(Infosys)和維普羅公司(Wipro),制藥和生物技術方面的蘭巴克西公司(Ranbaxy)和雷迪博士實驗室等等。2002年,《福布斯》雜志對世界上最好的200家小公司進行年度排名,印度有13家上榜,而中國僅有4家,并且都在香港。

發(fā)展后勁的比較

中印資本市場的差異直接導致三個后果。第一,中國經濟過多地依賴資本和資源密集型投資,而依賴度近年還有所加劇,比如生產每單位GDP,中國消耗的資源為日本的7倍、美國的6倍、印度的3倍。這個差距也可以用資本產出率(ICOR)來衡量。在1994年至2004年的10年間,中國的ICOR為42,即指為了比前一年多生產1元的GDP,中國需要追加42元的投資。過去5年,這個指標上升至48。而印度的ICOR指標則只有37。

同時,中國的成功企業(yè)更依賴于電力、公路港口等基礎設施行業(yè),或稱為硬資產。印度的成功企業(yè)則依賴于知識產權這樣的軟資產。這解釋了為什么印度在軟件和制藥行業(yè)擁有強勢,很多人也由此認為印度企業(yè)在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上要強于中國企業(yè)。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