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平二代”要懂得的道理
——永遠不要頹廢
與以前相比,現(xiàn)代大學生有太多頹廢的理由,比如價值觀的混亂,很多人不知道在這個多元價值觀的社會里應成為什么樣的人;比如高考之后目標的缺失,產(chǎn)生了整體性的迷茫;比如網(wǎng)絡時代的誘惑,這是上一代人沒有經(jīng)歷過的,很多人被網(wǎng)絡游戲、聽歌、看電影給廢了;比如改革開放30年之后貧富差距的拉大,導致富裕者的奢華攀比以及貧困者的心理波動等等,都可能導致大學生頹廢和墮落。
避免頹廢的第一點是正確定位別人。一個人,只有知道別人是什么樣的人的時候,才不會被他影響,這個過程,就叫做定位別人的過程。比如,當有人說的話讓我生氣的時候,我就想,他只不過是一個學生,還在成長,犯不著計較。這就是定位別人的過程。比如一個企業(yè)的管理者要來我公司拜訪參觀,我也會看他在他們公司處在什么職位,然后讓我公司相對應級別的人去接待,這也是定位別人的過程。就算家庭待客,你媽媽也會根據(jù)客人的重要性,決定是殺雞還是殺豬。這都是定位別人的過程。不要以為定位別人是一種功利的表現(xiàn),每個人都處在持續(xù)不斷地定位別人和被別人定位的過程中,每個人都處在評估別人和被別人評估的過程中。說得再直白一點,你選擇這個戀人而不是那個戀人,你看上了這個人卻看不上那個人,都是你對對方進行評估和定位的結果。既然評估和定位是無處不在的,那么我們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增加自己定位別人的能力。
別小看這種定位別人的能力,它就能讓你不受別人的不良影響。當你看到一個人經(jīng)常玩游戲時,如果你在想,完了,這家伙快沒得救了,那么你就正確地定位了別人。但如果你對這種行為沒有什么其他的想法,直接跟他一起玩,那就證明你定位別人的能力還不夠。用企業(yè)管理的話來說就是:“一個真正聰明的人,不僅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而且知道自己不要做什么?!比绻阏娴膶W會了定位別人,你就會看見無數(shù)大學生只不過是在混一張文憑而已,還自欺欺人地以為這張文憑會給自己帶來一份不錯的工作和“錢途”。如果你能這樣定位他們,你就不會去干類似的事情。一個經(jīng)常被別人影響的人,就是一個不知道“別人之所以為別人的人”。當你想跟別人一起墮落時,你有沒有想過,他們家有人幫忙安排就業(yè),畢業(yè)后工作不成問題,可你呢?他們家可能有錢,幾年不找工作都有飯吃,可你呢?她長得漂亮,找工作也不成問題,可你呢?就算他一無所有地墮落著,你也沒有跟隨他的理由:難道你也跟他一起畢業(yè)失業(yè)、中年下崗、晚年離婚嗎?
避免頹廢的第二點是正確定位自己。從人生規(guī)劃的角度來講,如果一個人不知道自己是誰、要干什么、能干什么,將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不說那些大道理,就說一個“平二代”畢業(yè)之后將要面臨的事情:在畢業(yè)那天,當那些“官二代”、“富二代”的爸爸開著車把他兒子接回家的時候,如果你沒有找到工作,你把你的行李搬到哪里去呢?難道扛著行李走幾十里山路把東西搬回老家嗎?你可以試著去想這些場景,你就會發(fā)現(xiàn)你和別人是多么的不一樣。那些“富二代”、“官二代”一畢業(yè),老爸就給他買了房子,而你呢?如果月薪兩千元,50歲你都買不起房子。也就是說,你必須要比你的某些同學多奮斗30年,才可能跟他們享有同樣的生活。而最關鍵的問題是,隨著社會資源越來越聚集到少數(shù)特權階層的手里,“平二代”將成為真正的無產(chǎn)階級,永遠都難以改變自己的命運。現(xiàn)在你感覺難以進入某些單位或者系統(tǒng),就是一些征兆。所以,對于一個“平二代”來說,如果你再不努力,如果你不從你這一代將“平二代”的帽子摘掉,那你將成為“平三代”、“平四代”的祖宗,并因此廢掉幾代人的幸福。你的無能,不僅影響你自己,還殃及你的家人和后代。所以說,一個人如果正確定位了自己,也正確定位了別人,就不會跟別人干同樣的蠢事。